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晚期肝癌患者疼痛自我效能与疼痛评分、服药依从性的相关性分析目的:本研究旨在调查晚期肝癌患者疼痛自我效能水平、癌痛评分、镇痛药的服药依从性水平,并对三者之间的相关性进行探索性分析,探索疼痛管理的新途径。方法:本研究采用便利抽样,从2017年12月-2018年5月在某三甲医院消化内科住院的晚期肝癌患者中随机抽取124名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化疼痛评分法(NRS)、中文版慢性疼痛自我效能感量表(CPSS)、Morisky服药依从性量表,调查124例接受保守治疗的晚期肝癌患者的癌痛评分、疼痛自我效能和服药依从性水平,并运用Pearson相关分析探讨疼痛自我效能感与癌痛评分、服药依从性的关系。结果:晚期肝癌患者的疼痛自我效能总分为51.90±8.434分;平均疼痛评分为4.88±1.109分,其中轻度疼痛12例,中度疼痛103例,重度疼痛9例;肝癌患者服药依从性得分为4.35±1.578分,服药依从性总体处于低水平。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原发性肝癌患者疼痛自我效能总分与平均疼痛评分显著负相关(r=-0.334,p<0.010),平均疼痛评分与服药依从性呈显著负相关(r=-0.254,p<0.001)。疼痛自我效能与服药依从性呈显著正相关(r=0.377,p<0.001)。结论:晚期肝癌患者的疼痛自我效能与疼痛评分、镇痛药服药依从性密切相关,因此可以通过提高疼痛自我效能的干预措施来降低患者的疼痛程度,提高镇痛药服药依从性。第二部分:自我效能干预对晚期肝癌患者癌痛的影响目的:调查基于自我效能理论的护理干预措施对晚期肝癌患者癌痛、疼痛控制障碍和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采用便利抽样选择2018年6-10月在某三甲医院消化内科A、B区住院接受保守治疗的86例晚期肝癌患者,两个病区采用抽签法随机分组。消化内科A区的43例晚期肝癌患者作为实验组,消化内科B区的43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晚期肝癌癌痛患者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自我效能理论干预。比较两组出院后一个月的疼痛评分、疼痛持续时间、疼痛控制障碍、服药依从性。结果: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最痛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866,p<0.05)。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疼痛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780,p<0.05)。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疼痛控制障碍总分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668,p<0.001)。实验组服药依从性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669,p<0.05)。结论:通过以自我效能理论为基础的干预措施,测试自我效能干预对疼痛评分、疼痛控制障碍和服药依从性的影响,证明自我效能理论可以减轻肝癌患者的疼痛和疼痛控制障碍,提高服药依从性,为晚期肝癌患者疼痛管理开创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