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包扎雕塑”从其诞生起便作为一种独具特色的雕塑创作形式存在,这种形式语言所带来的独特视觉效果让人着迷,新的表达语言的介入和改变让传统渊源颇长的雕塑门类焕发了新的生机,极大的丰富了雕塑的创作语言。在包扎雕塑作品中,艺术家通过对物件进行包扎,使其以一种异于寻常的状态呈现出来,在创作中,艺术家或是让那些原本已经令人习以为常的物件产生陌生化的效果;亦或是让平常物以异质的状态存在。同时,由于包扎的语言特点,它使得原物本身的很多具体细节被简化、模糊化、概括化,这一特点让作品具有简约概括的美学特征。这些超乎寻常的视觉体验引起观者的兴趣,引起观者的思考,使得人们重新去观察身边的平常之物,让人们用新的视角和观点重新去审视身边的事物,并在这个重新观察和认知的过程中完成对物的重新定义。人具有主观能动性的特质,主观能动性是人和动物最本质的区别,这一特质这使得凡是与人发生过关系的事物都被赋予了特有的意义,都变得与自然物不同,这种特有的意义正是人所带来的。包扎便是基于对事物原有意义以及被人赋予的意义的发现,它是在这两者之上的一次剥离和重新赋予,是艺术家在原物之上的一次再繁殖行为,意在对原物进行一次全新的解读,并将艺术家个人对物的认知反映到作品中。在包扎的作用下,物件或是从物变成了一个符号,或是从一个符号变成另一个符号,又或是从一个符号被拉回到物的本态。包扎使对象回归本相,它将物件身上的人的意识形态进行剥离,使物件得以以本身的纯粹形体状态呈现;包扎雕塑在创作的过程中由于艺术家创作思维的介入,使创作对象被赋予新的意义,也具有了新的生命。另一方面来看,包扎雕塑具有顽强的生命力,虽然在艺术创作中很多的包裹行为都只是短暂的一段时间,但是它的作品意义并非随着呈现的结束而终结,相反,每一次我们对这些作品的提及都是它们生命力的一次延续。该文通过对几位艺术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和分析,从多个角度探讨了包扎雕塑的艺术特点。作者结合其自身创作实践,对包扎语言进行了探讨和研究。该文结合总结既有艺术案例并结合作者创作思考,论述了包扎雕塑的符号学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