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P2P网络,即点对点网络,是目前众多学者关注度最高的一种技术,它打破了传统的C/S模型架构,从而在整个网络的通信中不再依赖于中央服务器。这种技术,在目前信息量日益递增、客户量日益增大的情况下,很好地提高了数据查找的效率,增强了网络的鲁棒性。目前的P2P网络主要包含结构化和非结构化两类,而它们各自都有着自身独有的特性。一个网络的性能的优劣绝大部分取决于其所选择的拓扑结构。本文旨在从拓扑结构着手,着重通过对拓扑结构的改变来达到查找时间的缩短和查找效率的提高,并且在模型的构建中引入了局部分组的思想,并对局部的模型采取了改进的无标度网络模型进行构建,具体的工作如下:首先,本文针对复杂网络和P2P网络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做了一定的分析,并从技术的角度着手,对它们当前的研究程度和发展状况做出了总结。其次,围绕着这两种类型的网络,本文介绍了它们的概念、原理,分析和对比了各自所采用的拓扑结构,并指出了它们各自的特点。本论文中心思想涉及到复杂网络和P2P网络两方面的知识,并分层次、多角度地剖析了所提出的基于DHT局部分组的Chord资源查找模型,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工作:(1)针对无标度网络模型做了些简单的介绍,并从实验的角度上展示了它的拓扑结构,并通过大量的实验展示了它的度分布曲线、平局路径长度和聚类系数。(2)在原BA模型的基础上,对该模型进行了局部的改进,引入了“概率摔碗”的技术,从而使得改进的模型的模拟结果更加符合现实中的网络模型。(3)针对Chord协议做了介绍,分析了它的网络模型,并从模型构建,以及资源查找等角度对其特点做了分析。(4)结合改进的BA模型和Chord协议,提出了基于DHT局部分组的Chord资源查找模型。该模型在原Chord模型的基础上,引入了局部分组的思想,并将改进的BA模型应用到了局部分组的构建中,最后通过对大量实验结果的观察,可以发现该模型很好地提高了查找关键字的效率,并且在缩短查找时间以及查找跳数方面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成果。本文是在Chord协议的基础上,加入了局部分组的思想,并将无标度网络的知识运用到了该分组中,从而达到了改善拓扑结构的目的,进一步提高了查找的效率。但是,本文仍然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今后可以在以下方面继续研究:(1)真实网络数据的实验(2)巨大信息量查找的负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