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光交换技术是未来通信网最具潜力的新一代交换技术,能够提供高速、大容量的传输及处理能力,打破信息传输的“瓶颈”,可以在很长的时间内适应高速宽带业务的带宽需求。针对目前的交换技术状况与器件发展水平,结合当前电子器件处理技术的优势,人们提出了一种光电混合的光分组交换—光标记交换技术,它是实现全光网络最有效的方法。本文基于这样一种研究背景,在光标记和光分组的产生、交换、传输等相关技术方面,进行了一些理论分析、模拟仿真和实验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一、提出并实验研究了一种以正交频分复用(OFDM)信号作为标记的光分组传输新方案。正交频分复用技术可以抵抗光通信中的色散效应,将OFDM引入光标记交换系统,具有抗色散、抗干扰、频谱效率高等多方面的优势,能够实现信号的长距离传输。实验中,将10Gb/sOOK载荷和2.5Gb/sOFDM标记分别通过强度调制器调制在不同波长的光载波上,再用光耦合器耦合产生光分组。经过40km单模光纤传输后,在接收节点用光交错复用器将载荷与标记分离,分别用相应的接收机进行检测。实验结果表明光分组信号经光纤传输后,仍能很好的恢复载荷信号和标记信号,功率损耗小,适于长远距离传输。该方案简单易行,标记与载荷分开调制,不受消光比限制,串扰不明显,容易实现标记和载荷的合并与分离。二、提出并仿真研究了一种正交频分复用(OFDM)信号和相移键控(PSK)信号相结合的新型正交调制光标记方案。用强度调制产生2.5Gb/sOFDM标记信号,用相位调制产生10Gb/s载荷信号,在同一个光载波上实现OFDM标记与PSK载荷的正交调制,产生光分组信号,通过单模光纤进行传输,并在接收节点采用各自的检测方式进行接收。OFDM信号能帮助克服色散的影响,而PSK信号强度恒定,可以有效抑制非线性效应。因此这种正交调制光标记方案,将能进一步实现信号的高效传输。理论分析和模拟仿真都证明了该方案的可行性。该方案具有配置简单、频谱效率高、适合长距离传输等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