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葫芦Eichhorniacrassipes(Martius)Sloms-Laubach属单子叶植物纲百合目(Liliflorae)雨久花科(Pontederiaceae)凤眼莲属(Eichhornia),是目前世界上危害最严重的水生杂草之一。目前国内外多通过引进水葫芦原产地的天敌来对其进行生物防治,而本文则另辟蹊径,力求应用其在入侵地广东地区的天敌来对水葫芦进行生物防治。
本论文首先对水葫芦在广东地区的节肢类天敌资源进行了野外调查。通过拍照、采集标本与直接带回实验室扩大培养等方法,共发现有属于5个目的7种节肢类天敌在野外能够对水葫芦植株造成危害,通过在实验室直接饲养这几类节肢动物,初步判断一种叶螨具有应用于野外控制水葫芦的潜力。
经鉴定,该叶螨为本地种绣球叶螨TetranychushydrangeaePritchardetBaker,属蛛形纲Arachnida螨目Acariformes叶螨科Tetranychidae叶螨属Tetranychus。由于尚未有该叶螨的生物学特性方面的报道,本论文对其进行了较详细的生物学特性观察。在实验室条件下,用培养皿及新鲜水葫芦叶片人工饲养绣球叶螨,观察发现:在20℃、28℃、30℃和35℃下,卵期分别经6~7d、5d、4~5d和3~4d后,可见大量幼螨孵出;20℃下绣球叶螨生长发育极缓慢,若螨的存活率下降,25℃~28℃为其最适发育温度,随着温度的升高,卵的孵化期缩短,但当温度超过30℃时,幼螨极易死亡,存活率急剧下降;28℃时幼螨、第1若螨和第2若螨的发育历期分别为2.69±1.85d、1.81±0.66d和2.69±1.58d;成螨中雌、雄的寿命分别为10.86±2.47d和13.67±1.57d;每雌产卵天数为2.00±2.97d,每雌总产卵量为5.50±3.99粒,每雌日平均产卵量为1.37±0.46粒,通常雌螨每次产1~3粒卵;绣球叶螨雌螨营孤雌生殖所产卵均能正常孵化,但第2代成螨皆为雄性。
最后,本论文还对绣球叶螨温室和网室内控制水葫芦的效果作了初步评价。温室内,将单株水葫芦分别培养于盛有Hoagland营养液的塑料盆中,再将塑料盆放置于80目纱网的养虫笼中。每株水葫芦上接入10或100头叶螨。18d后,100螨/株处理组水葫芦叶片受到明显伤害;24d后,100螨/株处理组中受害严重的水葫芦叶片已出现枯萎,且受害植株明显矮于对照,叶片面积也小于对照;10螨/株处理组中的水葫芦受害症状轻于100螨/株处理组。网室内,水葫芦种群的面积为3.24m2(近正方形),于水葫芦种群的一边(长约1.8m)接入数片带有叶螨的水葫芦叶片,由叶螨自由扩散,发现接螨约60d后叶螨能够扩散至水葫芦种群的另一边,受害严重的水葫芦其整株叶片均完全失绿,失去光合作用能力,可见绣球叶螨作用于网室内小面积的水葫芦种群的效果是明显的。因此,绣球叶螨具有应用于野外生物防治水葫芦的潜力。下一步的研究内容包括:(1)绣球叶螨野外应用于大面积水葫芦群的控制效果评价;(2)绣球叶螨对农作物的副作用评价;(3)绣球叶螨的最佳使用方法研究;(4)绣球叶螨与蚜虫、象甲和病原微生物等对水葫芦的协同控制作用。
该论文的完成能够为充分利用广东本地节肢类天敌资源防治恶性杂草水葫芦提供一定的理论和物质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