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损害赔偿适用范围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day_s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在结构上除前言和结束语外,共分六部分。 第一部分是精神损害的概念界定、特质分析及精神损害赔偿制度功能的阐述。精神损害系指具备意识机能之自然人因损害法律事实(损害行为或事件)的发生而导致其精神利益受到损害,具体表现为精神或肉体上之痛苦。精神损害属非财产损害之一种,在受损利益上为精神利益损害,有别于财产损害、人格利益损害、身份利益损害,其具有损害样态上的非财产性、损害产生过程上的伴生性、损害产生机理上的意识机能性、损害判定上的主观兼客观性等特质。精神损害赔偿之制度功能主要在于调整、抚慰受害人所受精神损害,同时惩戒加害人。 第二部分论述精神损害赔偿请求权主体范围。享有精神损害赔偿请求权之主体仅限于自然人,不包括法人等组织体,法人等组织体受侵害并不能像自然人那样产生精神或肉体上之痛苦,不存在赔偿其精神损害问题;可请求精神损害赔偿之自然人只能是生存着的自然人,既包括直接受害人,又包括特定情形下间接受害之第三人(如第三人休克损害);胎儿、死者不是法律主体,不具有精神损害赔偿请求权主体资格,其受侵害时可请求精神损害赔偿的是胎儿出生后之人和死者之近亲属。 第三部分从哪些权益受侵害可引起精神损害赔偿的角度分析、讨论精神损害赔偿的客体范围,其包括人格权益、身份权益、特定的财产权益。自然人人格、身份、特定财产权益受侵害时,之所以会发生精神损害及其赔偿问题,归根到底在于这些权益受损害往往同时会导致精神利益受到损害,而对精神损害进行赔偿目的就在于救济受害人所受精神利益损害——调整、抚慰受害人精神或肉体上的痛苦。 第四部分讨论违约行为中的精神损害赔偿。作者从比较法分析入手,论述了我国确立违约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必要性及可行性,认为违约所致精神损害,无论违约是否同时构成侵权,都可以获得合同法上的赔偿救济,进而提出制度构建设想,即明确可以适用违约精神损害赔偿责任的合同类型,并用可预见性规则对赔偿范围加以限制。第五部分讨论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的精神损害赔偿。通过对两种不同学术观点的评析,作者认为,刑事被害人有权获得精神损害赔偿,既可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提出,亦可单独提起民事诉讼。 第六部分讨论国家赔偿中的精神损害赔偿。作者先对现行《国家赔偿法》中的相关规定进行分析,指出缺陷,然后论述国家赔偿应包含精神损害赔偿,最后提出几点完善立法的建议。 〔关键词〕精神损害精神损害赔偿适用范围
其他文献
城市多民族社区是结构复杂、异质化程度高的特殊社区,以信任、规范和社会网络为主要内容的社会资本能够很好地帮助此类社区提高治理绩效。然而现阶段,由于城市多民族社区同质
西晋“八王之乱”是历史上一个重大事件,历来关注和研究的人都比较多。这个事件关乎西晋时期两个层面的重要问题:西晋分封制和西晋的衰亡。前者在早期的研究中经常被认为是“八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500强中大部分跨国公司纷纷涌进国内市场,表现出鲜明的“以品牌输出带动资本输出”的特点,众多国际知名品牌在中国的市场上叱咤风云。其中,宝洁、
基于布迪厄场域理论,分析了Elsevier在中国大陆的两次涨价事件,认为科学论文的商品化建构是出版商单方面追逐巨额商业利润的必然结果。在线学术资源已成为当前科学知识生产中
纸材料在全世界使用的各种包装材料中,所占比例最高,是包装工业中最重要的原料之一。同时纸制品包装无污染可降解,对实现可持续发展要求的“绿色包装”有重要意义。但对纸制品包
中国房地产业经过一二十年的发展,市场环境的变化促使开发企业从产品竞争向品牌竞争快速过渡。品牌定位是整个品牌竞争的基础和灵魂。依据企业文化与发展战略以及目标市场对品
族群的实质是人们对他人认识、分类的结果。人类学的族群研究主要有三个范式,即原生主义、工具主义和建构主义。导致种族或族群关系产生的原因往往在族群之外,正是社会资源的
对藤稔葡萄主枝环剥促进其果实着色的效果以及对花青苷合成相关重要基因的表达等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主枝环剥不仅可提高果肉中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并且明显改善果实着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一种证据形式能够像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这样,除了自身对案件事实的证明作用之外,还能深刻地反映一个国家的诉讼制度在保障个人权利与维护国家利益之间
对于原生态民歌的保护和发展,应该区分非舞台展示和舞台化展演两种情况:前者展示的是民歌的活态生存状况,首先注重的是民歌文化的纵向传承;后者则注重的是民歌文化的横向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