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区自行车停放的空间研究

来源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xuexi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行车停放空间是居住区公共空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城市住宅的建设中,无论是建设标准还是设计方法,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模式。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居民不能有效地使用这一空间的现象普遍存在。它不仅造成了居住区外部环境混乱也给居民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不便。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居住区自行车停放空间的设计理念和方法,为居住区自行车停放空间的设计和既有住宅自行车停放空间的改造寻求对策。 本研究从现场调研入手,一方面广泛了解使用现状,归纳总结出现实中的主要问题;然后选取典型案例进行深入分析,探索表面现象背后的真实原因。另一方面,对自行车停放空间的使用者、建设方和设计者分别展开了问卷调查和访谈,了解相关主体在设计和使用上不同的主观感受和需求。在调研的基础上,从社会学、行为心理学、建筑学和景观学四个方面多层次、多角度进行综合分析和讨论。通过研究发现: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出行在交通工具的选择上越来越多样化,自行车在日常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使用频率应当是居住区自行车停放空间设计的重要参数。从行为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居住区自行车停放空间应当以居民使用方便为优先选择的设计要素。从建筑学的角度看,居住区自行车停放空间应当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模式,用集中存放解决自行车的固定存放问题,满足低频率使用者的需求,用就近分散存放解决临时存放问题,满足高频率使用者的需求。本文还研究提出了自行车停放设施设计的一些手法,如与绿化景观设计相结合。 为了建设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的和谐社会,国家在大力建设公共交通(线上交通,轨道交通和快速公交等)体系的同时,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维持和鼓励非机动车交通(自行车、步行)。良好的居住区自行车存放设计可以方便并鼓励居民对自行车的使用,助力国家政策目标的实现;同时提升居住区的环境质量和秩序。希望本文能够引起更多的人关注研究居住区自行车停放问题,并为实际设计工作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学位
随着“数字地球”和“数字城市”建设热潮的兴起,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城市规划领域。目前,在我国城市规划领域,地理信息系统主要应用于管理部门,在许多大中城市的
将非线性科学理论与方法引入建筑学领域,运用非线性思维方式反思传统建筑机制,将建筑系统作为开放性系统嵌入环境系统、人类系统之中,视建筑为有机生命体,研究人、建筑与环境的
兼具多种用途的早期影院建筑在我国居民的印记中曾留下过辉煌深刻的历史,低投资、标准设计、多功能的特性使得其曾在我国文化娱乐领域中扮演过主力军的角色。而随着改革开放我
城市居住社区的商业是城市生活中普通而重要的场所,是城市形象组成的基本元素。出于历史和意识形态传统等原因,社区商业的规划设计及其理论在我国是滞后的。   本文以上海中
历史街区是城市历史的记忆,它记载着城市文明的发展,延续着城市生活的主旋律,是城市活的历史。它的保护是我国城镇发展建设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问题,也是一个薄弱的环节,已受到政府
为了应对中国目前生态环境恶化,非可再生资源过度消耗,城市化进程加快,城乡差距日渐加剧等诸多问题,可持续发展战略被列为我国二十一世纪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战略之一,而农业
经济型酒店是近十年来在我国大中型城市迅速发展的一种新型酒店类型,它不属于星级酒店的评定等级体系,从关于我国经济型酒店行业的供给分析来看,经过近十年的发展,我国的经济型酒
目的:目前西安市呈现为东西贯通交通枢纽城市,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城市群和西安大都市区是我国西部地区的产业和社会发展的带动型地区和新的经济增长极。在外部区域经济与交通等
现阶段,中国正经历着一次空前的城市化进程,无论其规模还是速度在全球范围内都是罕见的。但在这一进程中,历史街区和历史建筑面临的火灾威胁日益增加。随着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