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中国经济和国际地位的迅速增长,世界范围内的汉语热持续升温。汉语热已成为全球语言交际系统中的一种普遍现象。这一现象的兴起使得外向型汉外双语词典的需求增多。本文所研究的《简明汉日词典》正是专为日本朋友学习汉语而编写的。虽然词类研究已经有至少两千多年的历史,但是对现代汉语词典编撰来说,词类标注仍然是个老大难问题;对于汉外词典的编撰更是一个老大难问题。因而,词类标注已成为汉外学习者词典的研究热点。在谈论汉外学习者词典的词类标注中,涉及汉英词典的词类标注的研究较多,而汉日词典词类标注的研究则微乎其微,更不用说语料支持下的标注情况分析。前人研究发现汉英词典中的词与非词的区分、兼类词的处理、词类对译原则几个方面存在较大的问题。本文以基于使用的理论(Usage-Based Theory)及原型理论(Prototype Theory)为理论框架,以北京大学现代汉语语料库和自建的《简明汉日词典》(修订版)词类标注数据库为基础,对词与非词的区分、兼类词的处理、词类对译原则三个方面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表明:该词典所收录的语素、词、词组形成一个连续体,呈现出以双音节为原型的词范畴;在兼类词的处理上,该部词典能确定其典型的词类归属,但功能义项的缺失比较严重,“一词一义”的情况比较典型,有人为减少兼类词之嫌疑;该词典已标注词类的条目中都已基本遵循了词类对译原则,在未遵循该原则的词条中,形容词占了绝大多数,其原因可能是日语中有形容词和形容动词之分以及功能义项的遗漏,汉语中虽有状态词和属性词之分,但是在词典中均标注为形容词。本项研究不仅对现代汉语词典以及汉外词典词类标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对现代汉语语料库词类标注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而且对现代汉语语法本体研究也同样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