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由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过渡的阶段中,我们越来越重视在教学中能够让学生更能发挥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在传统的教育教学中,过分的强调了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与记忆知识,这在很大程度上都压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阻碍了学生思维能力的拓展。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教育领域的研究者们不断尝试开发更能适应学习者学习的教学方式。20世纪60年代,自从被英国著名记忆大师东尼·博赞提出之后,思维导图日益受到了教育领域学.者们的强烈关注。思维导图的形成过程也是一个人运用发散思维的思考过程。思维导图的形成结果也是一个人调动大脑思考的结果。众多研究者利用思维导图和教育教学的结合,使得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发挥思维导图的强大功能。被作为学习工具广泛的应用于化学、政治等各学科中。笔者尝试利用思维导图工具制作课堂中的主要教学材料——教学课件,并将思维导图制作的教学课件应用于课堂教学。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通过阅读国内外关于思维导图在教学中应用的文献资料,了解了思维导图的发展状况;采用行动研究法,经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再发现问题的反复研究,改进思维导图教学课件的制作方法,最终整理总结出一套较为完善的思维导图教学课件制作方法——“’学生-教师’双需”思维导图教学课件制作方法。利用此方法制作出的课件分为S版和T版两个版本,其中学生版课件更适合于学生复习阶段使用;教师版课件更适合于在课堂教学中使用。笔者将应用此方法制作的课件应用于教学实践中,进行了一个学期的实践。经过一个学期对学生课堂笔记及作业情况的记录与分析,发现利用遵循“’学生-教师’双需”思维导图教学课件制作流程所开发出的教学课件进行的课堂教学是有效的,能够提高同学们课堂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