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旅游业已发展成为我国第三产业中最具活力与潜力的新兴产业,就在我国最终消费率和居民消费率不断下降的趋势下,旅游业当中的旅游消费被誉为我国经济发展中新的消费增长点和消费亮点,因此,发展旅游消费是大势所趋。我国作为农业人口大国,农村居民的旅游消费潜力巨大,并且相关统计数据表明,近年来我国农村居民出游人次要高于城镇居民出游人次,但农村居民的旅游花费却明显要比城镇居民低,因此,深入分析影响我国农村居民旅游消费的因素,并针对具体原因提出相关可行的对策建议,对扩大内需、促使我国农村居民旅游消费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旅游经济学、消费经济学等相关理论为基础,具体分析了我国农村居民旅游消费的现状,阐述了发展农村居民旅游消费的意义,并根据旅游消费的构成要素,从旅游消费主体、旅游消费客体以及旅游消费环境三个方面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定性分析了阻碍其发展的因素。依据消费需求理论以及相关数据的可得性,本文通过构建模型,定量分析了农村居民收入水平、旅游消费习惯、城镇居民的旅游消费水平以及旅游产品价格这几个因素对我国农村居民旅游消费的影响强度。经实证研究表明,农村居民旅游消费对旅游产品价格变化敏感,农村居民收入水平是制约旅游消费的重要因素。另外,农村居民自身的旅游消费习惯和城镇居民的旅游消费水平对其旅游消费也有较明显的正向促进作用。最后,针对前文对农村居民旅游消费影响因素的具体分析,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如全力提高农村居民收入,稳定农村居民对未来收支的预期;转变农村居民传统的消费观念,培养农村居民良好的旅游消费习惯;积极开发适合农村居民旅游消费的旅游产品、合理制定旅游产品价格以及营造良好的旅游消费环境,增强农村居民旅游消费信心等。希望这些对策建议能够很好地释放农村居民的旅游消费潜能,增加农村居民旅游消费,促使我国经济长远健康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