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ni技术实用化研究

来源 :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zhouzhoudaoj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网络应用日益普及的今天,大量各种类型的设备正在源源不断地加入网络之中。与此同时,网络使用与维护的复杂性也越来越大。人们希望当这些设备接入网络时,能够随时以一种简单的方式立即使用这些设备所提供的服务,即能够实现即插即用的功能。针对这种情况,美国Sun公司提出了一种动态的分布式体系结构—Jini。 Jini把网络上的各种设备和各种软件部件组合成一个单一的、动态的服务系统,使得网络更易于操纵和管理,具有更高的可配置性。Jini使网络上的资源可以动态地加入或删除,可以为使用者、其他硬件设备或软件提供相应的服务。使用服务的客户无须知道服务的具体位置,但是却能够动态地感觉到服务的加入和离开。 论文首先对Jini的体系结构作了介绍;对Jini的三个组成部分:基础设施、编程模型和服务组件,进行了全面的研究;通过研究,阐明了Jini用于实现其即插即用功能的方法。 Jini建立在Java技术基础之上,因此对资源要求较高。对于那些资源有限的小型设备,由于受处理器能力、内存大小的限制,没有足够的能力运行Java虚拟机以加入Jini网络者,这些设备要利用Jini实现即插即用,必须采用Jini代理体系结构技术。论文针对资源有限设备加入Jini网络的问题,对代理体系作了分析和研究。 文中对设计Jini服务体系的选择作了分析,并对服务涉及的用户界面作了研究。 最后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之上,设计出了实用化的应用实例,实现了访问服务的图形用户界面,为客户浏览和使用服务设计提供了即插即用服务浏览器。希望为这种技术的实际应用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
其他文献
本文对基于CPN的多级安全工作流MLS_CPN无法完全表达控制流依赖的弊端,提出采用系统约束的手段对工作流过程定义进行丰富完善,并给出了将系统约束与过程定义相结合的方法。但是
工作流技术是近年来发展最迅速的几项新技术之一,其主要特点是实现人与计算机协作过程的自动化,使人以及各种应用工具相互之间协调工作,以完成某项任务.该文通过对基于Intern
工作流管理系统在当前的研究领域中,是一个热点.工作流管理系统对提高工作效率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已经出现了不少工作流产品和工作流原型系统,但是仍有诸多的局限性,如监控功
该文主要研究了跳频信号跳变时间的提取、快速跳频信号的测频以及跳频信号的网台分选.其主要工作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研究了小波变换提取跳频信号跳变点的问题.一是利用小
DPD(DistributedParallelDebugger)是基于Unix/Linux操作系统开发的源代码级并行调试器.DPD的设计采用分布式结构,主要模块包括:一个集成环境控制界面、一个数据流汇中心、多
本论文是上海市科委下达上海市计算技术研究所科研项目《全数字相控阵超声无损检测系统》的部分工作,侧重于算法的研究和实现。论文首先介绍了关于无损检测、超声波检测以及相
该文在总结现有方法的基础上,讨论并简单实现了一个基于潜语义标引技术(LSI)的全文信息检索系统.该系统试图利用潜语义标引技术,从文档中词语的使用模式来发掘文档的潜在语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