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夏、冬季今生颗石藻及相关浮游植物群落的初步研究

来源 :中国海洋大学 | 被引量 : 6次 | 上传用户:p66887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南海是中国最大的边缘海,地处热带与亚热带,且沿岸江河密布,珠江,湄公河等河流将陆源营养物质不断向南海输入,因其面积之广,深度之大,陆源营养盐的输入远远不能满足浮游植物大面积暴发的需要,所以南海是一个相对营养贫乏,生产力较低的海域,南海复杂的地理气候环境对浮游植物的生长影响显著。浮游植物群落是南海调查的重要指标之一,对了解南海生产力,水团海流具有重要作用。颗石藻因其显著的有机碳无机碳生产效应,对全球碳循环具有重要作用,其生长分布,丰度,生理生化机制日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本研究基于CHOICE-C(973)南海夏冬季航次以及09年8月份南海北部的另外一个航次的调查,对南海颗石藻及相关浮游植物群落进行了研究。本文对09年中国南海北部(17°-24°N,108°-122°E)夏季和冬季的颗石藻和相关的其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进行了研究,以对南海颗石藻及浮游植物的细胞丰度,物种组成,多样性,均匀度等相关系数进行统计。颗石藻的镜检工作以偏光显微镜为主,扫描电镜辅助的方法进行物种的鉴定与计数,相关浮游植物的统计工作采用国际标准的Utermohl分析方法。其中颗石藻夏季调查站位21个,冬季23个,共镜检样品273个,鉴定物种11属13种,细胞丰度在夏季介于2.6~718.1cells/L之间,平均细胞丰度59.5cells/L;冬季保持在3.021~644.1 cells/L之间,平均细胞丰度66.8cells/L。多样性指数夏季介于0.30~1.98之间,冬季介于0.51~2.25;均匀度指数夏季介于0.30-0.99之间,冬季在0.33~0.99的范围内。总体来说,冬季的颗石藻细胞丰度明显高于夏季。水平分布上,因夏季颗石藻细胞丰度整体较低,表层丰度分布规律不显著,而冬季颗石藻水平分布的高值区位于珠江口的外海站位;垂直分布上,颗石藻细胞丰度高值通常出现于次表层的样品中。调查期间颗石藻类群出现的优势种为纤细伞球藻(Umbellosphaera tenuis (Kamptner) Paasche)、赫胥黎艾米里亚藻(Emiliania huxleyi (Lohmann) Hay et Mohler)以及大洋桥石藻(Gephyrocapsa oceanica Kamptner)。浮游植物调查站位33个(分南海北部和北部湾两部分海域),取水样159个,借以分析夏季调查区浮游植物的群落结构特征。通过Utermohl方法共鉴定出浮游植物5门68属145种(包括未定种),细胞丰度介于0.009~125.6×103cells/L,平均细胞丰度为7.245×103cells/L。群落组成以硅藻为主,其次是甲藻,还有少量的蓝藻,绿藻和金藻,生态类群以广温广布型种为主,调查区的优势种为菱形海线藻(Thalassionema nitzschioides Grunow)、柔弱伪菱形藻(Pseudo-nitzschia delicatissma (Cleve) Heiden)、尖刺伪菱形藻(Pseudo-nitzschia pungens (Grunow et Cleve)Hasle)、角毛藻(Chaetoceros sp.)、矮小短棘藻(Detonula pumila (Castra) Schutt).颗粒直链藻(Melosira grannulata Ehrenberg)以及蓝藻门的铁氏束毛藻(Trichodesmium thiebaultii Gomont)也作为优势种出现。南海北部表层浮游植物细胞丰度由近岸站位向外海逐渐降低,高值区位于珠江口附近以及南部水域,而北部湾海域的表层浮游植物丰度由近岸区向湾中部逐渐降低,甲藻在调查区的西北部广东沿岸附近出现高值区。调查区浮游植物丰度在垂直方向上由表层水体向深层水体逐渐降低。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在珠江口南部和广东沿岸站位出现低值区。
其他文献
[db:内容简介]
[db:内容简介]
[db:内容简介]
新时代背景下,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正在逐步完善,各行业内竞争也如火如荼,中小企业运营发展面临着不小压力。公司供应链金融业务的主要服务对象是核心企业与上下游企业,为其提供贷款,帮助企业走出融资困境。对贷款公司而言,要想有序开展各项业务,则必须加强内部控制,有效降低一系列风险,实现稳定运营。本文从供应链金融业务与内部控制的概念着手,分析了供应链金融业务内部控制现状,重点从多个方面来论述了相应的改进策略,以
通常来说,任给一个反应扩散系统,因为扩散项是奇异摄动,所以从对应的反应系统平衡点的全局稳定性得不出反应扩散系统平衡点的全局稳定性。但是对于一类反应扩散系统,即小扩散系数竞争模型,如果对空间中每一个点,反应系统都有一个全局吸引双曲平衡点,则对应的反应扩散系统具有全局收敛的平衡点。在这基础上,我们研究了如下的小扩散系数合作模型通过增加一些条件,例如种群限制条件,存在性和唯一性等条件,得到了小扩散系数合
本文主要是讨论Lku=-∑i,j=1N Dj(aijk(x)Diu)这种形式的椭圆方程。第一部分用上、下解方法和Leray-Schauder不动点定理,结合Sobolev不等式证明了当方程组的非线性项含有未知函数及梯度情况下的可解性,即以下方程组弱解的存在性和唯一性:这里为椭圆算子作为定理的应用,给出了一个实例。第二部分讨论了在有”洞”域上椭圆方程的解的分布,和在径向情况下的解的分叉问题。即讨论以
目的 通过对血液透析血管通路相关并发症的ICD-10编码质量分析,为医疗管理部门提高编码准确性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病案信息系统检索出某院2019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肾病内科病案首页信息,筛选诊断中含有血管通路并发症的病案,根据ICD-10规则对编码的准确性进行评价。结果 血管通路并发症病案537份,编码错误病案256份,错误率为47.67%,导管相关感染编码错误率最高,为93.83%
在双减背景之下,减轻小学生数学作业负担,一方面是减轻学生生理层面的负担,另一方面是减轻学生心理方面的负担,具有多重意义。老师在布置数学作业时,要充分认识到数学作业是对数学课程教学的补充,巩固和强化课堂所学的知识。尤其是在小学数学工作中,老师要贯彻落实高质量分层设计的作业布置方式,帮助学生提升做作业的兴趣。本文基于双减背景思考数学作业高质量分层设计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应对方法。
本文主要以田刚的著作文献[9]来对紧致K(a|¨)hler流形上关于K(a|¨)hler-Einstein度量存在性和唯一性方面做一个简单扼要的读书报告,本文的主体由四大部分组成。在第一部分中,介绍复流形的基本知识,包含K(a|¨)hler流形和K(a|¨)hler度量以及曲率,最后证明K)a|¨)hler流形上的单值化定理.在第二部分中,引进Extremal-K(a|¨)hler度量,简要回顾陈
学位
电子与固体中的相互作用构成了许多材料分析工具(扫描电子显微学、表面电子能谱学、电子探针微分析等)的物理基础(第一章)。根据固体/表面中的电子散射理论和Monte Carlo模拟方法,基于实体结构几何法构造模型,我们研究了梯形线几何体在扫描电子显微镜的主要信号成像、测量线宽的性质(第二章)。基于有限元三角形网络法模型构造(第一章),我们研究了粗糙表面的电子能谱、二次电子产额和背散射电子产额(第三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