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跃式发展,城镇化进程不断向前推进,城镇化水平也有了大幅提升,我国城市无论从数量还是从规模上来讲,较之以往都有显著增多和扩大的趋向。城镇化的发展是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但在城镇化不断加深的背景下,城镇化的发展对土地,尤其是建设用地的需求急剧增长。而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国土面积虽然幅员辽阔,但以山地居多,耕地面积数量不足,加之人口基数庞大,人均占有的土地面积更是少之又少,城市发展的需求使得本就匮乏的土地资源更加捉襟见肘,城镇化与农用地、建设用地的矛盾日益凸显。在我国,土地既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载体,又是农民主要甚至是唯一的经济来源,可以说,土地与我们的生存和发展密不可分。一方面是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对土地的需求量日益扩大,另一方面是我国人多地少、土地利用率低、土地供不应求的现状历来已久,难以为城镇化发展提供长久支撑。因此,如何破解城镇化发展和土地资源不足的难题,事关我国生存和发展的大局。土地流转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一种重要模式,是对我国传统细碎化、分散化、低效率的耕作方式的有益改良,它对于缓解我国城镇化过程中土地资源不足的窘境和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具有双重意义。城镇化的发展需要进一步去完善我国的土地流转制度,而土地流转制度的优化也将反过来促进我国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选取了位于陕西省南部、具有典型多山特质的安康市作为个案研究,探索在城镇化的大背景下安康市土地流转的现状、土地流转所面临的问题,并尝试提出解决对策,以期实现在城镇化背景下当地土地流转模式的优化。通过完善安康市的土地流转模式,探索当地土地流转制度改革的新路径,进而带动安康市农业发展,推动当地城镇化发展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