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Peutz-Jeghers综合征家系的致病基因分析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udy11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对一个Peutz-Jeghers综合征家系进行致病基因STK11突变检测,寻找该家系STK11基因的突变位点。方法:(1)在武汉协和医院皮肤科门诊对一个Peutz-Jeghers综合征患者及其家系内成员进行详细的临床检查,家系中共7人参加了本次研究,3人确诊为患者,4人为家系内对照。(2)采集家系内7人的外周静脉血各5ml,SDS裂解法提取外周血基因组DNA。(3)PCR扩增STK11基因的所有外显子及外显子和内含子的链接区域。(4)运用Sanger法对先证者的PCR扩增片段进行测序,发现致病位点。(5)PCR扩增家系内其他患者和正常人致病位点区域的DNA片段,Sanger法测序,进行致病位点家系内验证。结果:(1)测序发现先证者STK11基因第五号外显c.642644del G(p.Gln214fs X286)是致病突变位点。(2)家系内验证发现先证者女儿携带该突变,先证者父亲及正常人的该位点未发现异常。结论:该研究发现此Peutz-Jeghers综合征家系中先证者及其女儿存在一个移码突变——STK11基因第五号外显子c.642644del G(p.Gln214fs X286),这可能是该家系致病的分子基础。该突变是2005年报道的已知突变。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内镜辅助下经口咽旁间隙手术的可行性与安全性,对比经口路径与经颈部路径的解剖差异,并制定一套可行性方案。  方法:完整解剖一例尸头(左右两侧),分别从经口路径和颈外路
综合实践课是一门地方性色彩较浓的开放课程,它具有开放性、自主性、生成性、实践性的特点,极富现代教育的时代特征.课程本身的创造性和实施过程的弹性张度将重建一种学校文
目的:建立正常中晚孕期胎儿不同节段脐静脉内径及血流量(D-PUV、D-FUV、D-FIUV、Q-PUV、Q-PUV、Q-FUV、Q-FIUV)相对于胎儿生物学参数孕周(GA)、双顶径(BPD)、股骨(FL)的z-sco
目的:观察局部滴用人胎盘肽滴眼液对新西兰白兔干眼模型的治疗效果,探索治疗干眼的一种新的药物。   方法:将20只健康雌性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50%人胎盘肽和1%羟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