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解决大型灌区存在的诸多问题,自1997年起,我国在全国范围内实施了大型灌区以节水为中心的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目前,已有部分项目陆续完工,为了弄清项目的实施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并能为今后类似项目的实施提供有益的参考,对这些已完工的大型灌区节水改造项目后评估研究工作也随之孕育而生。本文在查阅国内外大量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结合陕西关中九大灌区节水改造项目实际,采用理论研究与实例应用相结合的技术路线,主要研究成果为:1.论述了项目后评估和大型灌区节水改造项目后评估的理论基础,分析了大型灌区节水改造项目后评估的自身特点,提出了项目后评估过程以及后评估指标体系建立应遵循的原则。2.结合陕西关中九大灌区节水改造项目实际,针对节水改造项目的目标和任务,提出了一套针对北方大型灌区节水改造项目后评估的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包括项目建设过程、项目效益、项目管理与体制改革以及项目的可持续性四大类二级指标,10个三级指标和60个四级指标,其中:项目建设过程指标包括项目建设管理和项目建设完成情况两个三级指标;项目效益指标包括社会效益、经济效益、节水、节能效益、资源性效益和新技术推广效益五个三级指标;项目管理与体制改革指标包括项目管理与体制改革两个三级指标,将这10个三级指标继续细分得到60个更具体的四级评估指标,在60个四级评估指标中定量指标达到了41个。3.运用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分别确定了大型灌区节水改造项目后评估指标体系的权重,得到了三种不同的结果。通过对结果的综合分析:德尔斐法和层次分析法具有步骤简便、适用范围广的优点,但仅凭专家意见得到的结果带有较浓的主观色彩;熵值法的权重确定依据是某同一指标样本数据之间的差异程度,不带有任何主观性,但该方法也并非完美无缺,有时会出现权重确定结果与决策者的主观愿望相反的情况。综合考虑三种方法的优缺点,本文提出了权重综合模型,得到了最终的综合权重。4.设定了大型灌区节水改造项目后评估的四个等级以及各等级所对应的评分区间;研究了两种指标标准化的方法,包括基于集值统计原理的定性指标量化和基于功效系数法的定量指标无量纲化,并进行了指标标准化处理:应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陕西关中九大灌区节水改造项目进行了实例评估,得到该项目的最终后评估等级为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