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前期政治主体文治化演变趋势研究——以唐军功政治到文人政治的转变为中心

来源 :上海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inbow_qu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唐代前期政治主体文治化演变趋势进行了研究。文章认为,魏晋南北朝以来,南北对立的形势和北方民族的尚武风习,使得军功成为进入仕途的捷径,形成了特有的贵族政治形态的母体。西魏北周以来形成的执掌最高权力的关陇贵族集团,就是这样一个以军功为基础的贵族政治集团。然而,随着隋唐统一封建国家的形成,国家治理需要大量有文化素质的文官,于是根据才学选拔官吏的制度因此成为可能,这冲击着沿袭数世纪的以门第为标准的选拔官僚的贵族政治体制,也冲击着唐初军功政治的体制。于是,在唐初军功政治盛行的同时,政治的文治化趋势明显增强。从唐初开始,军功崇拜意识向文学治国理念的转变便已显现出来,并此带动了政策上的择官标准的变化,在政策上强调文人治国。唐代重视国家高级官员的进身升级必须立足于文化才能,而非过去强调的血缘、门第等其他先代传统条件,这种用人标准的转变彻底改变了先前政治主体史的面貌。
其他文献
本文以目前史学界研究较为薄弱的信托业为选题,以中央信托局汉口分局为讨论中心,通过考察汉口分局存放款、购料易货、保险、仓储、信托、房地产等业务,论述了其在1940年代国共内
学位
李贽是明代一位颇具争议性的史学家。其晚年潜心史学,撰写《藏书》和《续藏书》,论兴亡,评人物,自称为一家之言。他的史学思想既有对以往史学思想的批判,又有继承与发展,在明代后期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本文对《年度中国军力报告》与美国对华安全认知进行了研究。文章认为,安全认知是一个行为体对客观刺激进行主观选择和分析后形成的。通过分析《年度中国军力报告》中对中国战
印度的最高战略目标是做一个“有声有色的"大国,和美国平起平坐。为达到这一目标,印度以国家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在外交上做了种种努力。印度外交的基本原则是:现实主义、实用主义
西欧中世纪城市是西欧中世纪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行会与市民社会构成西欧中世纪城市之区别于古典城市和近代城市以及东方传统城市的典型特征。本文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出
慕容鲜卑是十六国时期汉化最早、最为彻底的民族,也是非常活跃的政治力量,进入北朝之后却迅速沉寂,学者也少有问津。本文通过研究燕魏关系的变化及北朝慕容氏的境遇,旨在说明
民营经济在中国市场化导向的改革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但民营经济的兴起,包括其合法性地位的确立和制度环境的改善,本身需要科学的理论解释。本文旨在通过历史分析和制度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