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强对砀山酥梨石细胞发育过程生理代谢的影响

来源 :安徽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11次 | 上传用户:vvf0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石细胞是梨果实所特有的,它是影响梨果实品质的关键因素之一。砀山酥梨是我国华北、西北、黄河故道等地区的主栽品种。由于砀山酥梨外形美观、风味好,营养价值高、耐贮藏、供应时间长,因此深受人们所喜爱,为我国梨出口的主要品种之一。但近年来,由于品种退化或栽培管理不善等原因,砀山酥梨的石细胞含量增多,果肉变粗,口感多渣,严重影响了砀山酥梨的风味和品质。本实验以安徽省砀山果园场40年生砀山酥梨为试材,在4种光照条件下,对砀山酥梨生长发育过程中石细胞发育过程、内源激素(IAA、ZR、ABA)、酶(POD、PAL、PPO)和矿质元素(Ca2+、Zn2+)的变化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目的是阐明砀山酥梨石细胞形成的生理代谢基础,揭示影响砀山酥梨石细胞形成的因素,为砀山酥梨在生产上采用合理的栽培技术来减少砀山酥梨石细胞含量,提高砀山酥梨品质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砀山酥梨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果实鲜重及纵、横径增长均为慢-快-慢的S型曲线,其中前两期是砀山酥梨果实产量和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2.通过对砀山酥梨果实石细胞发育过程的研究表明,石细胞是由梨果实的薄壁细胞的细胞壁加厚,继则木质化而形成的。砀山酥梨果实的细胞分裂期是石细胞形成的主要时期,砀山酥梨石细胞形成的最高峰在梨花后第7周,其直径最大值出现于梨花后第11周,石细胞的形成于梨花后第11周停止。因此,在栽培生产中,采取适当的农业措施来控制和减少梨石细胞形成,提高梨品质,关键应在梨果实细胞分裂期前采取措施。3.随着梨果实的发育,梨果实内源激素(ZR、IAA、ABA)均有两次高峰期。ZR、IAA、ABA的最高峰均出现在果实盛花后第1周,ZR与IAA在梨花后第7周均有另一小高峰出现,而ABA则在梨花后第20周出现另一小高峰。结果表明,ZR、IAA参与了梨果实细胞分裂与膨大,ABA则是前期促进砀山酥梨果实的对同化物吸收,后期刺激果实成熟。通过对不同光强下砀山酥梨果实内源激素的比较研究,结果为高光强>中光强>弱光强>极弱光强,这表明强光有利于砀山酥梨内源激素(ZR、IAA、ABA)的合成。因此,光强可能是通过刺激梨果实内源激素合成来抑制石细胞形成的。4.砀山酥梨发育过程中矿质元素Ca2+、Zn2+变化特点为:Ca2+、Zn2+两次浓度的高峰期均出现于梨花后第1与第7周,这说明Ca2+、Zn2+对砀山酥梨果实幼果生长发育具有重要作用。Ca2+、Zn2+对砀山酥梨石细胞的形成有抑制作用。不同光强下Ca2+、Zn2+的浓度均表现为高光强>中光强>弱光强>极弱光强。 <WP=4>5.砀山酥梨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PAL、POD、PPO活性高峰期均出现于砀山酥梨幼果期(梨花后第1-7周),后随果实发育迅速下降。研究表明,PAL、POD、PPO对砀山酥梨的石细胞形成有促进作用。6.通过对不同光强下砀山酥梨石细胞含量的测定,结果为高光强<中光强<弱光强<极弱光强。这表明强光可抑制石细胞的形成。从砀山酥梨发育过程中内源激素(IAA、ZR、ABA)、酶(POD、PAL、PPO)和矿质元素(Ca2+、Zn2+)的变化研究结果可知,光强对石细胞形成的抑制是通过影响这些内部的生理因素而作用的。7.通过对不同光强下砀山酥梨的品质研究表明,在强光部位梨果实品质好,高光强>中光强>弱光强>极弱光强。光强对砀山酥梨品质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前期对石细胞的形成影响,后期促进糖的积累,提高糖酸比,改善梨品质。
其他文献
随着现代诊疗技术的提高,大剂量化疗和靶向药物的应用,淋巴瘤的生存期延长;同时反复化疗后继发的治疗相关性急性髓系白血病(AML)/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发生率也不断上升,
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N forms i.e. (NH4)2SO4, NH4NO3 and Ca(NO3)2 on plant growth, enzymatic activities, nutrient concentration, yield components, root exu
本文以我国特有的寿星桃为试材,连续两年对其抗桃蚜性进行了田间调查和抗性评价,比较了寿星桃和对照桃品种叶片的表皮解剖结构;测定了“寿粉”桃叶片粗提物对桃蚜的触杀和内
原生质体非对称融合技术在作物遗传改良上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通过该技术一方面可以将细胞质雄性不育性转移到栽培品种,缩短回交转育的年限,提高杂种优势的利用效率;另一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