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语学习者应具备听、说、读、写、译的基本能力,其中,阅读能力尤为重要,它既为英语学习者提供了语言输入,又是各类英语测试,如: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英语专业四、八级等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英语学习者应特别重视的部分。大量的实践证明,通过加强阅读练习,能够帮助英语学习者扩大词汇量、增强语言和文化背景知识的储备、提高语感、锻炼逻辑思维能力,达到促进其他几项基本技能的目的。因此,对于中国的英语学习者,特别是大学英语学习者来说,提高阅读能力是提高英语水平的必要以及有效途径。作者查阅了近三年的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成绩,发现成绩相同的学生在阅读这一项的分数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差距。根据美国心理学家赫尔曼·威特金(Herman· Witkin)的理论,人的认知风格可以分为场独立型和场依存型,而不同认知风格的学习者在学习策略中会呈现出不同的状态。国内外有不少关于认知风格与学习效果之间的0关性研究,但对于认知风格和英语学习者的阅读水平之间的相关性研究却比较少,而且得出来的结论也并非完全相同,因此,作者希望通过本次调查研究,得到二者之间较为准确的关系,了解由不同认知风格导致的不同阅读策略对阅读能力的影响究竟如何,以此指导教学。本论文旨在调查和了解如下问题:重点讨论以下几个问题:1.男生与女生相比是否更多的表现为场独立型?2.不同认知风格的学生更擅长使用哪些阅读策略?3.不同认知方式的学生阅读水平如何?4.影响阅读水平的因素和对策是什么?研究对象为来自滁州学院的60名在校大学生,这些学生被分为专业组和公共组,其中专业组的学生是来自外国语学院2012级英语本科三个专业的30名学生(男生15名、女生15名),公共组的学生是来自其他学院的、于2013年6月通过大学英语六级测试的30名学生(男生15名、女生15名)。作者将被测者分为专业组和非专业组,分别进行研究。在进行专业的认知风格测试(镶嵌图形测试)环节中,作者尝试将认知风格划分为三类,并运用SPSS软件中的描述性统计方法对被测者的认知风格进行分类、利用阅读理解测试题目得到每个被测者的阅读成绩、通过做阅读策略问卷调查和收集卷面痕迹采集相关数据。运用SPSS软件中的差异性分析功能,研究被测者的不同认知风格与阅读能力之间的关系、不同认知风格与元认知策略使用之间的关系、不同认知风格与认知策略使用之间的关系、不同认知风格与情感策略使用之间的关系。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通过对镶嵌图形测试的结果进行分析,发现在被测者中,场独立型、场依存型和混合型认知风格(认知风格分数趋于中间值的场独立型和场依存型学生)的确存在,但是专业组女生的认知风格平均分数略高于男生,表明在专业组里,女生中存在相对多数的场独立学习者,这与专业组的特殊环境有很大的关系;非专业组男生的认知风格平均分数高于女生,表明在通常情况下,男生中存在相对多数的场独立学习者;以上结果与Herman· Witkin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2.场依存型学生更乐于选择偏好情感策略,场独立型学生更擅长使用认知策略和元认知策略,混合型学生则兼而有之。3.在比对认知风格和阅读能力测试的分数时,发现二者之间存在一定关系,‘即:虽然高分分布在不同的认知风格学生当中,但在三种认知风格中,混合型认知风格的学生的做题速度和阅读平均成绩均有一定优势;4.通过研究,作者认为英语水平相当的学生,由于认知风格的影响,会对阅读策略有倾向性的选择,从而导致有明显差异的阅读效果。认知风格对学生的阅读策略的选择有一定的影响,而阅读策略是影响阅读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认知风格是稳定的,不能轻易改变,想要提高阅读水平,就要重视对阅读策略的选择和使用。通过训练不同认知风格的学生学习和使用自己的认知风格所不擅长的阅读策略,达到提高学生阅读水平的目的,解决学生阅读水平难以提高的问题。因此,作者尝试提出以下教学建议:1.教师应主动了解学生的认知风格,针对不同认知风格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设计;2.学生应培养科学学习的意识,主动配合老师,结合自己的认知特点进行阅读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