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1-x>Pr<,x>)<,0.7>Ca<,0.3>MnO<,3>族化合物的电阻率和临界温度的模拟

来源 :河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demeng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巨磁致阻效应是磁性材料中一种特殊的磁效应,它体现在一定的温度下材料的电阻率随外加磁场变化的大小。人们对巨磁电阻效应的研究主要在于最近的十几年间,继1988年Baibich等人在磁性多层膜Fe/Co中发现了巨磁电阻效应后,1993年Helmolt等人在La2/3Ba1/3MnO3等镧锰氧化物薄膜材料中也发现了巨磁电阻效应。至此,掀起了人们对巨磁电阻研究的热潮。由于巨磁电阻效应具有其潜在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价值,使得人们至今对这一效应的研究仍有很大的兴趣。 在本文中,我们较为系统的阐述了巨磁电阻效应发现、发展过程,并对水锰矿化合物的理论研究进行了系统的总结,进而我们利用MonteCarlo模拟方法,采用随机无规电阻网络模型对(La1-xPrx)0.7Ca0.3MnO3族化合物在x=0.4,0.5,0.6,0.7,0.8时的电阻率曲线进行了模拟,并且对这类化合物的ρ-T曲线的回滞现象进行了合理的解释。另外,我们提出了一个有关临界转变温度关于掺杂浓度x的经验公式对该族化合物的临界温度进行预言,并利用它进行模拟,则所得到的结果和实验数据吻合的比较好。
其他文献
量子自旋系统的相变与临界现象是凝聚态物理和统计物理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领域。本文利用实空间重正化群方法,在钻石型等级晶格上研究了量子自旋模型的相变与临界性质。论
晶体材料被广泛地运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结晶是晶体材料提纯和生产的一般过程。为了了解结晶的基本物理规律,一个多世纪以来,科学家们在实验和理论方面对结晶进行了大量研究。然而,时至今日,我们对结晶的理解依然不完全;主要的挑战源于原子太小,不能被直接观察和跟踪。与之相比,胶体粒子尺寸要大的多、运动较慢,可以通过光学显微镜直接观察和实时跟踪。更重要的是,溶液中的胶体粒子因为能够像原子一样形成固态、液态和气
量子信息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以量子计算机和量子通信为主要内容日益发展起来。量子信息学以量子位作为信息载体,按照量子力学原理进行计算或操作,从而使量子信息学比经典信息学
本工作利用第一性原理的线性缀加平面波(linearized augmented plane wave简称LAPW)方法对过渡金属合金Fe1-xMx(M=Ni、Co、Cr、V)的电子结构和磁性质进行了计算,我们得到了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