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与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研究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ggw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河流域气候环境和地质地貌条件复杂,生态系统脆弱,城镇化进程加快和经济发展引发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同时,黄河流域是国家重要生态屏障区和粮食重要产区,对国家生态安全和经济发展至关重要。本文以黄河流域2000-2020年五期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在谢高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基础上,通过粮食产量、降雨量和社会经济数据修正单位面积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当量,计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分析其时空演变,在此基础上评价生态系统服务的协同与权衡关系,并通过地理探测器探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的影响因素;最后,基于电路理论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冷热区识别生态廊道、生态夹点、生态障碍点,构建黄河流域生态安全格局,评价流域生态安全状况。本文研究结果如下:(1)2000-2020年黄河流域总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呈持续负增长趋势,20a间减少192.97亿元。黄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结构较为稳定;草所提供的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最高,建设用地对生态系统负面作用持续增加;从土地利用转移角度来看,裸地和灌木林地转移价值为正流向,建设用地和冰川积雪未流向其他土地利用类型,其余土地利用均为负流向,裸地向草地转移使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增加幅度最大,耕地向建设用地转移减少幅度最大。20a间黄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空间分布相对稳定,价值量呈现南高北低的特点;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空间分布来看,流域67.43%的网格总价值量基本不变,显著增加和轻微增加的网格占总数的11.91%;从空间集聚特征来看,流域总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表现为“高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之间相吸相融,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之间相吸相融”的空间模式;从冷点和热点的空间分布来看,总服务价值、调节服务价值、支持服务价值和文化服务价值冷热点区域分布基本一致且20a间变化不明显,供给服务冷热点空间分布差异较大。(2)从生态系统服务协同与权衡角度来看,黄河流域55组生态系统服务关系中,仅存在6组负相关,整个流域以协同关系为主。根据双变量局部莫兰指数对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协同权衡关系的空间表达结果显示,流域内协同网格占总数的28.18%,权衡关系网格占比为8.34%。地理探测器探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植被覆盖度>植被净初级生产力>人口密度>气温>降雨量>坡度>国土开发强度>经济密度>距道路距离>城镇化率>距政府驻地>距河流距离。交互探测结果表明,任意两个影响因素的交互作用效果表现为增强关系;同时,流域自然因子之间的交互作用平均影响程度大于社会经济因子内部以及自然-社会经济交互作用的影响程度。(3)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和斑块连通性角度识别生态源地,共获取134个生态源地,面积达103369.4km~2,最大斑块面积21726.10km~2,一级生态源地17个,多为集聚连片分布,上游以黄河源地的扎陵湖、鄂陵湖以及湿地为主;中游集中分布于太行山西侧、秦岭北侧以及吕梁山等地区,占整个生态源地的80%以上;下游则以东平湖、鲁中山区为主。二级生态源地117个,占总面积的6.41%,多呈散点状分布于上中下游。整体来看,生态源地呈现“南多北少、中部多东西少”的分布格局;黄河流域低阻力区与较低阻力区面积分别占比19.32%、23.38%,以下游华北平原为主,中阻力区集中分布在黄土高原,较高阻力区主要分布在流域西部,占比13.78%。(4)通过Linkage Mapper工具识别黄河流域生态廊道288条,上下游廊道密集且短,中游廊道稀疏且长;识别未改进得分生态障碍点49个和改进得分障碍点66个,并划分三个等级障碍区,低等级障碍区占障碍区总面积的88.76%,草地和林地占总面积比重较大,分别达到54.90%和33.74%;识别出38个生态夹点;根据《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叠加获得的相关元素,形成“一带五区多廊多点”的生态安全格局,并从生态分区、生态源地和生态廊道角度对保障黄河流域生态安全提出保护策略。
其他文献
深入分析我国公路项目造价精细化管理,系统解读公路项目特点及施工影响因素,介绍了造价估算方法,并提出具体管理优化措施建议。阐述公路项目造价管理特征,分析限制其有效性的原因,深入剖析精细化管理措施,明晰了公路造价及管理相关内容。
期刊
本文采用"Y"型管法和三角瓶熏蒸法研究了八角叶的4种溶剂提取物对榕管蓟马成虫的驱避和杀虫作用。结果表明,八角叶的4种溶剂提取物对榕管蓟马成虫均具有驱避和杀虫作用。其中,丙酮、无水乙醇和乙酸乙酯3种溶剂提取物的驱避和杀虫作用较强,浓度为1.60mg/cm2处理的驱避等级均达到Ⅳ级,而相同浓度石油醚提取物的驱避等级仅为Ⅱ级。在杀虫活性方面,用3.54mg/cm2提取物处理36h后,榕管蓟马成虫的校正死
期刊
我国的建筑业承包模式目前正处于渐进式的改革之中,传统的设计—施工承包模式的弊端已经在建筑市场中广为诟病。工程总承包模式从中国企业承接国际工程开始接触,现已走入国内并被大量推广使用,与之相配套的法规条文也在不断完善。工程总承包集权高效低风险的模式,是建筑市场转型的方向,建筑企业也在摸索中前进,完成自我转型。总承包企业在工程总承包项目的开始到完结都占据核心地位,但同时也需要承担更大的风险。风险很大程度
学位
地基条件和墙高是影响挡土墙地震响应特征的重要因素。建立不同地基条件的仰斜式挡土墙有限元时程分析模型,以墙身外倾最大危险状态为最不利时刻,研究地基条件和墙高对挡墙动力响应及墙-土相互作用的影响特征,并以满足力学检算和墙身位移限值为出发点,提出同时考虑地基条件和地震峰值加速度PGA的仰斜式挡墙墙高控制建议。结果表明:岩质地基挡墙墙背动土压力沿墙高呈中部大、上下小的凸形分布,大震下土压力较中震时有小幅减
期刊
泥炭质土是一种特殊的区域性软土,其上建构筑物易产生较大工后沉降,对建构筑安全影响很大。将其沉降分为三个部分:侧向变形引起的沉降、侧限条件下产生的沉降及次固结沉降,根据邓肯-张本构模型建立压缩模量与割线模量间关系,结合广义胡克定律推导式,计算得到侧向变形产生的沉降。分别利用e-p、e-lgp及e-lnp曲线计算土压缩模量,用分层总合法计算侧限条件下的沉降。对泥炭质土进行高压固结蠕变试验,通过邓肯-张
期刊
<正>随着我国在建筑领域方面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促使现代建筑业迎来了快速的发展历程,就近些来的发展情况来看,如今,已经逐渐走上了功能性和舒适性的发展之路。并且在此背景下,暖通施工作为建筑业的核心部分,现已成为人们重点关注的一部分,这为暖通工程的施工也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现实的施工当中,施工者必须明确各环节上的施工要点,结合先进施工技术,予以合理和严格的把控,确保工程施工的质量,进而
期刊
针对西北黄土高原地区高填方减载明洞工程,明洞顶部铺设EPS板可以有效减小明洞周围土压力,保证结构安全。然而,由于填土的动力高敏感性,地震作用将会对已经稳定的回填土体产生扰动,导致明洞结构周围土压力发生较大变动,对明洞结构造成不利影响。因此,采用数值模拟方式,对地震作用下的高填减载明洞周围土压力变化特性及土拱效应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地震作用下,由于减载作用产生的土拱效应始终存在,使得土拱高度降低
期刊
为了维持生态系统功能和保障生态安全,估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并构建生态安全格局是其有效解决措施和途径。针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估算与生态安全格局构建方面尚缺乏系统性研究的现状,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和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提取生态源地,根据地理位置、海拔高度等自然条件选取土地利用类型、景观格局类型、高程、坡度和归一化植被指数共5个影响因子建立阻力面,利用最小累计阻力模型识别潜在生态廊道,以此构建黑龙江省生态安全
期刊
当前,企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所承担的生存发展压力也较大,企业的创新发展与持续性经营必须重视融资问题,而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时代,企业融资特别是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更为突出。要想实现企业的稳定发展,必须打破其融资渠道瓶颈,以企业融资渠道的扩展实现企业的合法融资,为企业的发展提供资金保障。本文主要就企业融资渠道发展瓶颈问题进行探讨,明确企业融资中的现实制约,并提出有效的破解策略,以实现企业融资渠道的拓
期刊
高技能人才是我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的重要支撑,遵循高技能人才成长规律,夯实高技能人才基础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职责。浙江省始终致力于推进高技能人才教育机制建设,加大对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倾斜力度,在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上做出诸多积极努力。目前,"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四新经济"发展理念,对浙江省高技能人才培养提出了全新的挑战。在"四新经济"视域下,要严格落实党的各项教育政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