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乡村旅游作为旅游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发达国家不断发展壮大。我国乡村旅游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凭借都市周边地区的自然农村景观、山水田园和农业资源,对都市居民开发的集旅游、观光、建设、科普、娱乐为一体的乡村旅游园区。乡村旅游伴随着我国居民收入的增加、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闲暇时间的增多,乡村旅游以其花费小、离都市近、能满足家庭和散客的出游需求,因为具有悠闲的生活状态、优美的山水田园等特性和优势,成为它发展的最佳时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旅游有着紧密的联系,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新农村建设是当前和谐社会建设的重中之重,而乡村旅游是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之一。因此,本文把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旅游发展系统的互动机制作为研究的对象。 在新的历史阶段下,本文结合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旅游,通过着重对二者的互动机制进行研究,总结出乡村旅游发展在农民经济收入增加、产业结构调整、村民综合素质提高、乡村基础设施环境改善、农民思想观念更新等方面推动了新农村建设。并对目前乡村旅游出现的很多问题进行分析,并通过对贵州省贵阳市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乡村旅游的分析实践和研究调查,总结出目前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提出了乡村旅游的可行模式。全文由四个主要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提出研究的选题背景,分析了选题研究的现实与理论意义,并对国内外乡村旅游研究的趋势与历史进行了探讨,阐述了乡村旅游和新农村建设的内涵与概念。 第二部分着重讨论了乡村旅游模式的发展层次、类型及效用。通过对乡村旅游发展层次、主要模式和效用的阐述,深入的了解了我国当前乡村旅游模式。 第三部分,通过分析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以乡村旅游为契机的旅游模式的重要性和乡村旅游发展阶段不同对旅游模式的科学选择,为贵州省乡村旅游模式的研究提供了现实和理论依据。 第四部分首先对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乡村旅游的模式选择进行讨论,分析了贵州省目前乡村旅游面临的劣势和优势、挑战和机遇,并分析了贵州省目前几大地区的乡村旅游模式,进一步对贵阳市乡村旅游目前的现状和客源市场进行分析,探索贵阳市乡村旅游的可行性模式。最后对贵州省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乡村旅游的模式提出建议和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