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磷布韦维帕他韦片治疗慢性丙肝的临床研究

来源 :重庆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zho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索磷布韦维帕他韦对丙肝患者的病毒学应答情况、抗肝纤维化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选取98例慢性丙肝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对照组(无肝硬化)40例使用利巴韦林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观察组A(无肝硬化)40例服用索磷布韦维帕他韦片治疗;另外观察组B(合并代偿期肝硬化)18例服用索磷布韦维帕他韦片进行对比观察。对比治疗前后HCV-RNA、生化学指标、肝脏瞬时弹力成像及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末病毒学应答率、持续病毒学应答率分别为95%、95%,高于对照组的80%(P=0.043)、72.5%(P=0.006)。对比治疗前的观察组A及对照组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治疗后2组AST、ALT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A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停药12周后,观察组BⅢ型前胶原(type III procollagen,PCⅢ)(125.616±14.683 vs.25.783±14.006,t=22.091,P=0.000)、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HA)(329.927±66.372 vs.163.883±55.623,t=8.066,P=0.000)、肝硬度值(19.627±3.594 vs.15.300±3.645,t=3.456,P=0.003)较前明显下降。观察组A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2.5%(c2=6.373,P=0.012)。结论:索磷布韦维帕他韦片相较于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其疗效更佳、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安全性更高,同时有改善肝脏纤维化的作用。
其他文献
风电叶片是风力发电的核心部件,由于风电叶片结构复杂、工艺繁多、不可避免的会在其生产过程中产生缺陷,缺陷的存在会严重影响风电叶片的使用性能。典型的叶片缺陷包括夹杂缺陷与褶皱缺陷,夹杂缺陷的产生机制是由于在加工过程中掺入夹杂物而产生,褶皱缺陷的产生是由于在铺层过程中出现褶皱。这两种缺陷对于叶片的力学性能的影响程度极大,夹杂缺陷和褶皱缺陷会造成风电叶片的力学强度下降。不同褶皱高宽比和夹杂缺陷层数对于风电
由于过渡金属广泛应用于催化氧化反应并表现出良好的活性,而金属钌化合物有着丰富的结构和较宽的变化价态吸引了众多化学家不断深入研究。基于钌羰基簇合物应用于催化氧化反
含油废水的大量排放和频繁发生的原油泄漏,不仅对生态系统造成了难以恢复的污染和破坏,而且浪费了大量的宝贵能源,因此对于含油废水的有效分离已经迫在眉睫。特殊浸润性油水分离材料解决了传统分离方法效率低、能耗高、选择性差等问题,其中超疏水-超亲油材料则更适合大面积油水混合物的分离,但是目前超疏水-超亲油材料的制备方法具有工艺繁琐、使用有毒试剂(如氟类)、难以规模化生产等缺陷。本文在此研究背景下,以200目
由于环境污染等问题,各国政府已经着手限制传统内燃机汽车的使用,内燃机汽车行业受到冲击。与此同时,电动汽车的性能和续航距离虽然已经达到可用的程度,但仍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要,各方面的性能表现还需要进一步提高。随着科技的进步,无变速器电动汽车已经被多挡变速电动汽车取代。本文的研究基于一款纯电动汽车展开,以能耗少、成本低为目标制定车载传动系统的设计参数,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了三种不同性能偏向的换挡规律,全文
对“时间”的讨论由来已久,在西方哲学的发展源头“时间”范畴就已经成为基本范畴之一。可以说,时间问题是除存在问题之外另一个对哲学家触动很深的问题。这种深刻性不仅体现在其本身具有高度建设性,而且对之后的哲学乃至世界观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许多时间问题的解决办法,其本质似乎都可以追溯到古代时间观念中的一种。那么,古代时间观彼此间有没有连续性?如果有,又是怎样联系在一起?对此问题的探究是我们考察和回溯希腊思
目的:探讨法尼醇X受体(farnesoid X receptor,FXR)在齐墩果酸诱导的小鼠胆汁淤积型肝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将雄性野生型小鼠(wild type,WT)和雄性FXR敲除小鼠(FXR-/-)随机分为空白组(玉米油,C),齐墩果酸低剂量组(457 mg/kg,L)和齐墩果酸高剂量组(685.5 mg/kg,H)。每天定时灌胃一次。分别在齐墩果酸单次给药3 h后以及齐墩果酸连续给药4天
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的逼近,石化企业原有的经营管理模式已经不再适应社会的发展,转为不断向e化经营管理迈进,因为通过e化经营管理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可以使管理重心下移,
背景:BDV是一种具有高度嗜神经性的单股负链RNA病毒,可持续性感染多种温血动物,包括人类[1],引起宿主产生焦虑、攻击、多动、认知缺陷等行为障碍,甚至可导致宿主发生致死性爆发性脑炎,同时许多研究表明,BDV感染与人类神经精神发育障碍性疾病密切相关[2]。近20年在对多个国家精神疾病患者的流行病学研究中发现,部分精神疾病患者的脑脊液、血液中可检测到BDV的抗体和核酸,故BDV又有“情感病毒”之称。
汇率传递一直是国内外学者关注的核心问题,既有理论研究也有实证分析,理论上更注重的是分析汇率传递是否完全及影响汇率传递是否完全的因素有哪些,而在现有关于汇率传递的实证研究中,通常考虑的是进出口国的名义双边汇率或有效汇率变动对贸易价格的影响程度,全球最主要的定价和结算货币是美元。本文从美元作为周转货币出发,以日本从中国进口的单位价值指数为研究对象,分析人民币/日元汇率、人民币/美元汇率以及日元/美元汇
目的:探讨肝癌细胞中ADAR1是否参与干扰素抑制HBV作用。方法:1.通过不同浓度Ⅰ、Ⅱ型干扰素(IFN-α:0、200、500、1000、2000U/ml、IFN-β:0、200、1000U/ml、IFN-γ:0、200、1000U/ml)以及IFN-α不同处理时间(0、2、4、8、16h)作用HepG2肝癌细胞后Western blot和RT-qPCR检测ADAR1的表达情况。2.IFN-α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