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宜兴市水环境改善对于太湖入湖负荷减排具有重要的价值。该市位于太湖上游,是太湖流域西部河流入湖的汇水区,50%的入湖总量、污染物负荷经宜兴市汇入太湖,氮磷及有机物减排压力巨大。本文以西氿湖泊为研究对象,对宜兴市西氿水质污染分布特征及污染源进行解析。通过西氿水体浊质静沉降实验,了解西氿水体静沉降性能,并对静沉降过程中悬浮物的粒度分级进行解析,分析腐殖酸对西氿水体浊度的影响。结合极浅型潜流人工湿地小试试验,研究磷吸附剂配比和水力负荷对氮磷等营养元素的去除效果以及湿地出水pH值,进而得出极浅型潜流人工湿地工艺设计运行参数,旨在为西氿中试基地设计提供决策依据。具体设计及研究结果如下:(1)搜集宜兴市环科园和氿滨水厂20132015年西氿水质监测资料,采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中的聚类分析、因子分析,对西氿水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西氿水质总体富营养化现象严重,TN、TP均值均劣于地表水体Ⅴ类标准,氮磷污染仍然是西氿水质污染的主要因子;CODMn均值为Ⅲ类水体标准,但仍是西氿水质污染的关键影响因子;另外,水体浑浊,感官效果较差,水体透明度低;西氿水质在时间上划分为非汛期(124月)和汛期(511月)2个典型时间段,非汛期水质明显劣于汛期(p<0.01)。(2)西氿水体浊质沉降性能较差,采用Origin8.1软件对浊度与沉降时间的关系曲线进行了拟合。结果表明,浊度与沉降时间呈指数衰减规律,相关系数均在0.97以上,拟合效果非常好;当浊度沉降约1/2时,粒径4-32μm范围内的颗粒物质所占比重明显减少,大于32μm范围内的颗粒物质所占比重明显增加,悬浮物浓度大幅度下降,而有机组分增加明显,说明有机物(腐殖酸)与浊度相关性显著。进一步对宜兴市河流浊度与腐殖酸相关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腐殖酸宜兴市河流水质浑浊的关键影响因素。(3)改性水化水泥和破口石磷吸附剂配比(1:9、2:8、3:7)对湿地出水pH值有显著影响。磷吸附剂配比增加,湿地出水pH值升高,当磷吸附剂配比为3:7时,湿地系统出水pH值均高于9.0;水力负荷(0.10、0.20、0.30 m3/(m2·d))对湿地出水pH值有一定影响,随着水力负荷的增大,湿地出水pH值降低。(4)各湿地对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磷吸附剂配比对各组湿地系统除磷影响较小;随着水力负荷的增大,使得湿地对磷的去除作用减弱。运行后期,水力负荷为0.10、0.20 m3/(m2·d)的湿地出水TP浓度满足地表水体Ⅲ类标准。(5)磷吸附剂配比对各组湿地系统NH4+-N去除影响较小;随着水力负荷的增大,使得湿地对NH4+-N的去除作用减弱。运行后期,3种水力负荷条件下,各湿地出水NH4+-N浓度满足地表水体Ⅲ类标准。(6)磷吸附剂配比对各组湿地系统TN去除影响较小;随着水力负荷的增大,使得湿地对TN的去除作用减弱。运行后期,3种水力负荷条件下,各湿地出水TN浓度均不满足地表水体Ⅲ类标准。建议在极浅型潜流人工湿地后加入基质床深度为60 cm的潜流湿地,形成良好的好氧、缺氧或厌氧环境,有利于湿地硝化/反硝化脱氮,从而实现氮素的去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