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境与救赎--论新世纪高校知识分子小说

来源 :扬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652101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结合刨伤理论和知识分子的相关理论来解读新世纪的高校知识分子题材小说,从高校知识分子遭遇的困境以及小说对高校知识分子的审美救赎两个方面审视他们的精神状态和生存境遇,并重点分析社会转型过程中高校知识分子在金钱和权力的诱惑下心灵的挣扎与蜕变,最后总结高校知识分子题材小说书写的困境与出路。论文分为五个部分。
  绪论部分介绍高校知识分子题材小说的创作概况,阐述本论文的选题缘由、目前学界的研究现状,并对“知识分子”、“创伤”理论等概念进行界定与说明。
  第一章先阐述高校知识分子小说创作的背景,从历时性的角度对知识分子的角色转换过程进行总结,指出知识分子是在角色边缘化的创伤中进行创作的,从而引出高校知识分子题材小说的创作特点。其后重点关注高校知识分子题材小说中出现的具有代表性的三类知识分子,通过其行为模式指出他们在金钱与权力的合谋中,在回避或迎合潮流的过程中的所得与所失,从而为高校知识分子敲响警钟。
  第二章深入分析高校知识分子在社会文化转型中所经历的痛苦和创伤。这一部分主要是结合刨伤理论从四个层面,两个维度进行阐述。四个层面分别是爱欲交织下的情海挣扎、权钱共谋下的人格萎缩、身份模糊后的自我迷失、置身荒原中的流亡之苦,两个维度是社会文化与个人人格。四个层面描述的是高校知识分子在经历心灵苦痛和精神创伤后的具体表征,两个维度探宄的是高校知识分子遭遇困境的社会原因和个人原因。
  第三章是在第二章的基础上探究新世纪高校知识分子小说创作者对高校知识分子进行审美救赎的途径,这四种具有象征意义的救赎方式体现出了刨作者对高校知识分子的寄望和对理性精神的呼唤。虽然他们所提供的救赎方式不可避免地带有乌托邦色彩,可仍然是创作者人文关怀的一种投射。
  第四章指出了高校知识分子小说书写的困境与出路,这一部分中笔者主要指出这一题材小说创作的三个问题。由于知识分子们遭遇了时代创伤,他们会在创作中自觉或不自觉地把自己的创伤后遗症影射到文本中,这种消极的情绪无形中影响着他们的写作,因此,在文本中作家多次表现出对高校知识分子的无奈与失望,甚至是难以排遣的绝望感,这也使得他们对高校知识分子问题的思考不够全面与深入,眼界过于狭窄。当然,文学生产工作的盈利化也促使一部分作家为了写作而写作,用大量道听途说的新闻填充文本,情节经不起推敲,从而拉低了新世纪高校知识分子题材小说的总体水平,针对这一情况,笔者也做了描述,笔者认为批判锋芒丧失的作品只能是文学生产工作的无意义重复。不可否认的是,优秀的作品确实占了绝大多数,但是这一题材小说创作的相关问题也须引起作家的重视与思考。
  结语部分总结了物欲之风盛行下高校知识分子面临的种种困境以及他们的应对之术。在作家们笔下,高校知识分子在社会文化转型中的表现是不尽如人意的,针对这一现状,作家们提供了救赎高校知识分子灵魂的种种途径,对于这一努力,笔者给予了肯定和强调。当然,笔者也指出了高校知识分子题材小说创作中的不足,以期引起创作者们对高校知识分子问题的深入思考,从而为处于现实困境中的高校知识分子谋求出路。
其他文献
保险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举足轻重,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稳定与发展.目前,我国保险业正处在发展上升的阶段,既面临着极为难得的发展机遇,国际、国内政治经济环境都对我国保险业发展十分有利,同时也面临新的挑战,特别是我国政府为认真履行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进一步扩大保险市场的对外开放。外资保险公司业务范围和经营区域的扩大导致保险市场中形成新的竞争格局,这必将增大国内保险业的生存压力,加之保险市场主体的
学位
惩罚性赔偿源于英美法系,尤其在美国法中一直是一项颇为重要的制度。近年来,大陆法系国家也深受这一制度的影响,不仅在学理上展开探讨,而且一些国家已开始在立法上逐步引入惩罚性赔偿。但惩罚性赔偿在发挥其独特效用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的指责。对惩罚性赔偿的质疑,不仅在于其价值是否合理,近年来随着这一制度的扩大适用,它在实体判定及程序运用中的问题都成为学界争议的重点。本文写作的目的即是在解释惩罚性赔偿合理性的基
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全面推进农村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党的建设。农村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离不开对农民的思想政治工作,它对促进新农村各项工作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一崭新的伟大实践
学位
表情是人类表达情感信息的重要非言语行为。研究表明重度抑郁症患者的面部表情识别能力受损,识别悲伤表情变慢,并且消极倾向比较明显。因而,在社交环境中,抑郁症患者不能够准确判断他人面部表情的微妙变化。微表情(micro expression)是一种难以被人觉察的表情,是人类试图压抑或隐藏真实情感时泄露的非常短暂、不能自主控制的面部表情。本研究试图考察抑郁症患者的微表情识别是否具有异于宏表情的特点,选取了
学位
近年来商用汽车市场发展迅猛,国际化趋势不断加强。通常来说,消费者的需求偏好会对购买决策造成较大影响甚至会决定最终决策,因此深入了解商用汽车交易过程中的消费决策行为,具有积极的社会应用价值。本论文以商用汽车的一线业务员和意向客户为研究对象,运用问卷法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针对商用汽车交易过程中的偏好逆转现象及其心理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论如下:  第一,商用汽车交易过程中存在偏好逆转现象。研究发现如果
学位
大学生群体已成为网络游戏成瘾的高危人群之一。既往有关网络游戏成瘾的研究中,以问卷调查形式开展的量化研究为主,研究内容也多聚焦于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的高危因素,较少探究网络游戏成瘾者的具体康复历程。  本研究采用目的取样,以5位网络游戏成瘾康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质性研究中的诠释现象学分析(Interpretative Phenomenological Analysis,IPA)法聚焦其康复历程,从
学位
前人的研究表示室友间的关系也许对学生的学业排名和其他生活方面有影响。然而,与室友关系相关的研究大多得到了不一致的结论,并且与室友变量和满意度相关的研究得到了相反的结果,有些甚至没有结果。本研究的目标是创建一个解释满意关系的分类。基于关系构建、社会交换理论和相互影响的变量,本研究介绍并分析了三种类型的室友。结果表明,类型相近的室友通常报告更高的关系满意度。此外,这一结果还表明那些想象与室友有矛盾的人
学位
“古今文学优劣之辨”是一个重要的文学现象,旨在比较古今文学之间孰优孰劣,文论家对古代文学和当下的文学采取什么样的态度,有“崇古”、“崇今”和“古今各有千秋”这三种观点。现有的文学研究大多从“古今观”、“复古运动”、“古今之争”等方面进行分析。“古今观”实质是一种历史观念,“复古运动”只涵盖了“崇古”这一种观点,“古今之争”是西方文学论争的概念,而“古今文学优劣之辨”与上述几个概念有着本质的区别。现
学位
从桑塔格的“反对阐释”说,到艾柯的“过度阐释”说,再到张江的“强制阐释”说,三位学者对文学阐释问题的思考,在阐释学链条上是有所推进的。而目前,学界对这三种阐释说的比较研究较少,且存在一些混用“反对阐释”“过度阐释”“强制阐释”等概念的情况。因此,有必要全面系统地比较研究这三种阐释说,并在比较研究的基础上,探寻当下中国文学阐释及文学阐释学的可能路径。  第一章比较研究三种阐释说的出场语境。桑塔格的“
高晓声于1950年代初登上文坛,其短篇小说《收田财》《解约》《不幸》颇受好评。1957年6月,高氏与叶至诚、陆文夫、方之等人筹办“‘探求者’文学月刊社”,旋即在疾风暴雨式的政治运动中被打成“反党小集团”、“右派小集团”,其本人被发配老家江苏武进农村,接受改造,长达22年之久。1979年,“‘探求者’案”平反,高氏以“归来的作家”而崛起于新时期文坛,其《“漏斗户”主》《李顺大造屋》《陈奂生上城》等短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