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据世界卫生组织2002年报告,全球视觉残疾1.4亿,其中4500万为盲人。我国约有550万盲人。在所有致盲因素中,眼底病因其不可逆性,已经成为眼科致盲疾病中治疗效果欠佳的主要疾病,例如:黄斑变性(Agerelatedmaculardegeneration,AMD)和视网膜色素膜炎(Retinitispigmentosa,RP)。为了帮助盲人修复视觉功能,各个研究小组正在研究多种视觉假体方案,其中中国C-Sight研究团队提出了基于插入式视神经假体的视觉功能修复方案(973项目)。本人在此期间重点参与了该项目的研究工作,通过硬件设计和测试,拟建立从视觉图像采集、神经电刺激器神经信息编码到多通道微电极阵列刺激的完整视觉修复系统。主要工作内容如下:
1)为了验证该视觉修复方案的可行性,基于动物模型及其视觉电生理学、视觉行为学研究和理论预测,确定视神经不同部位电诱发阈值、动态范围。为视觉假体最终得以临床应用,深入探索动物试验手术与人体临床视觉假体植入的手术方案。
2)以视觉电生理实验为基础,参与神经医学工程研究平台的构建,包括便携式神经电刺激器、多通道神经电信号高精度快速记录仪器、神经电信号的分析与处理。探索抗干扰、无线控制、专用集成芯片、模块化等新型技术的研发。
3)根据视神经的特殊形态结构,设计合理的视神经假体微电极阵列。根据人工电子植入体的要求,研究神经刺激器的封装工艺和测试手段。
4)借鉴人工耳蜗、心脏起搏器等假体反馈系统的成功案例,提出电极刺激式视觉假体的反馈评估系统构建方案,利用在线电极阻抗测量获取电极状态和设置电刺激最佳阈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