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表植被覆盖与全球气候变化互为因果,相互影响着对方的变化。因此,植被覆盖变化研究也成为全球气候研究的主要对象。由于肃北绿洲地处西北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其草原植被对于气候变化比较敏感。所以对这一地区长时间动态植被的研究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借助于肃北绿洲统计数据、1995年和2000年两期土地利用数据、马鬃山气象站1960-2005年降水量和气温数据、肃北气象站1974-2005年降水量和气温数据,分别对肃北绿洲草原得动态变化特征、草原类型变化景观格局及草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和预测进行了研究。以便更好的认识研究区草原资源潜力和自然环境,特别是全球变化背景下,气候变化对草原生产力的影响与响应,通过预测,对不同区域采用不同的防治草原生态恶化的措施,从而促进区域农牧业发展和生态环境的良好循环。研究结果表明:(1)基于统计资料的分析表明,1995年以前肃北绿洲草原退化比较严重,特别是80年代最为严重。(2)基于1995和2000年遥感资料分析表明,除未利用土地外,草原是最大的土地利用类型,且1995年以后肃北绿洲草原向着好的方向转变,面积有所增加。(3)通过遥感资料提取的肃北绿洲不同草类的景观格局变化分析表明,研究区自1995年以后,高、中、低三类草原植被均有所改善,其中,中覆盖度草原植被改善明显。(4)肃北草原动态变化的原因分析表明,1995年以前,草原退化主要与气候因素、自然灾害、水土流失、水资源逐渐萎缩及草原过牧、过度樵柴等自然和人为因素有关。而1995年以后,则与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措施力度加大有关。(5)通过气候资源评价模型对肃北草原气候资源的评价表明,肃北气候资源丰富程度较差,再加上各气候要素的配合程度不好,致使肃北天然牧草对气候的利用系数较低。(6)通过采用Miami、Thornthwaite Memorial模型对肃北绿洲草原气候生产潜力的估算表明,温度和降水都会影响草原生产潜力,但降水是影响草原气候产量的最重要的因素。(7)根据回归方程预测表明,肃北北部年平均温度每升高/降低1℃,草地生产潜力增加/减少0.001 t/hm~2·a,年降水量每增加/减少1 mm,草地生产潜力增加/减少0.008 t/hm~2·a。而肃北南部年平均温度每升高/降低1℃,草地生产潜力增加/减少0.006 t/hm~2·a,年降水量每增加/减少1 mm,草地生产潜力增加/减少0.007 t/hm~2·a。(8)针对肃北草原植被动态变化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提出具体应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