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公民参与也随之在空间和时间上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公民网络参与纷纷涌现,带来了一种全新的理念,为我国的政治参与提供了全新的参与方式。我国公民开始广泛使用互联网浏览相关网站并获取政治信息、评论社会热点事件、网络监督政府及官员行为、发表对政府治理的看法以及影响并参与政府的相关政策制定。诸多公民网络参与的实践让公众看到了自身的力量,也更激发他们的参与意识,更加倾向于利用网络参与到政府的治理中,以得到政府的关注和回应。那么,究竟公民网络参与是如何参与到政府的治理中,有什么特点,对政府治理有哪些效应及作用以及如何消减其负向效应来更好地推动公民网络参与,从而不断提升其在政府治理中的影响力和效应,这些都是本文所要探讨和分析的。文章从政府治理的视角下对公民网络参与展开探讨,对两者的基本概念和内涵进行摸清后,分析其参与的形式,并结合现实情况具体分析公民网络参与以何种方式参与到其中,其次分析两者的相互关系,并从物质基础、政治基础、社会基础及技术基础对其可行性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主要结合近年来现实社会中的网络参与典型案例,对于在政府治理中公民网络参与存在何种效应进行具体分析论证,一方面健康有序且积极向上的公民网络参与不仅提升公民的治理热情,同时也不断促使政府部门审视新环境的变化从而引发治理理念以及治理角色的转变。但是由于网络基础设施导致的数字鸿沟,制度化的缺失以及网络本身的特性等因素,使得公民网络参与在政府治理中也存在着负向的效应,诸如参与的不平衡影响政府治理的公正性,参与的有效性不足降低政府的治理效益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及对影响因素的深入分析后,本文试图从公民、政府、环境三个层面分别探讨如何有效提升公民网络参与的效应,不断推动公民网络参与,使其更好在政府治理中发挥其影响力和作用,从而改善政府治理。首先,要提升公民的网络素养,引导公民主动遵守网络伦理道德规范,合理规范其行为从而进行理性参与。其次要加快电子政务建设,完善政府信息网站,进一步推进政府的信息公开,加强政府对网络舆论的引导。最后,从宏观的参与环境来建构良好的网络参与环境,实现依法治网,维护良好的网络参与秩序,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消除数字鸿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