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字化后的视频图像具有数据海量性,给图像的存储和传输造成较大的困难。数字视频压缩编码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技术。ITU-T和MPEG(活动图像编码专家组)在总结全球范围内最新、最有效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H.26x和MPEG系列国际标准,采用了基于DCT变换的编码方法。然而在低码率传输的情况下该方案受到“方块效应”和飞蚊噪声的困扰。小波变换具有多分辨率和多尺度特性,特别适合于二维图像信号的处理,目前已应用在静止图像的压缩标准中。本文进一步分析了小波变换用于图像处理的优点,详细介绍了小波提升的基本理论及其实现流程。为了实现视频图像传输码率的精确控制,介绍了嵌入式编码的概念,分析了嵌入式零树小波编码(EZW)算法,讨论了两个基于EZW算法的改进方案,即多级树集合分裂算法(SPIHT)和集合分裂嵌入块编码(SPECK),对这些算法的原理和编码结果进行了比较和讨论。在论述运动估计与补偿技术的基础上,实现了一种基于小波变换的视频压缩方法,在块运动估计后对整幅图像做小波变换,对变换系数进行SPIHT嵌入式编码,并应用改进的钻石搜索方式对运动估计进行了改进。实验结果表明,与基于DCT方法的视频压缩相比,本文提出的方案在主观质量和峰值信噪比方面均有所提高。论文最后给出了初步的DSP实现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