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与槟城历史城区保护策略比较研究

来源 :厦门大学 厦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tmyw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极大地促进了物质文明的发展,然而人们在享受物质文明进步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却不得不面对着文化遗产等人类共有的精神文明成果屡遭漠视与破坏的严峻现实。历史城区作为其中一种十分特殊的文化遗产,其保护工作也逐渐为人所关注,这之中就包含厦门与槟城两座世界知名港市历史城区的保护工作。  厦门与槟城同为近代开放较早的商贸港口,相同或相似的地理环境、历史背景、人口民族以及经济发展水平,使得两座城市的历史城区有着很多相近之处。而两座城市对待自身历史城区的保护策略也是各有千秋,相比较而言,槟城在很多方面优于厦门,这一点从其2008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地可以得到佐证,而槟城对于保护历史城区的很多正确的策略也正是厦门值得借鉴的。  本文即从厦门与槟城历史城区的保护策略入手,利用比较研究的方法,重点比较研究两地历史城区总体风貌保护策略、历史街巷保护策略以及历史城区中的历史风貌建筑保护策略,并以此得出槟城与厦门历史城区保护策略相同点与不同点,以及槟城策略对于厦门的启示,为厦门历史城区的保护工作提供参考与依据。
其他文献
阿道夫·路斯,现代主义建筑的先驱,同时尊崇古典,被威尼斯学派的塔夫里称作“非先锋的现代古典主义者”。路斯的作品中,以独立住宅设计发展过程最能代表其空间理论的演化。本
随着后工业化社会的到来,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社会经济持续增长,信息传播日益广泛和快捷,社会结构和人们的价值观、审美观也随之发生深刻的变化,以信息为中心的价值观念体系,逐
材料和建造方式是建筑实践的物质基础。无论是研究建筑的形式、研究建筑的空间或是研究建筑的功能,一切围绕建筑问题展开的讨论都无法脱离材料和建造方式这一根本。同时,研究
本文希望介入建筑师和结构师的中间领域,以钢构大跨平面结构体系建筑的结构构思和艺术表现为中心,就钢构大跨平面结构体系建筑的结构特点、造型规律、建筑意义等作较为深入地探
本文以具有代表性的城市中心广场--北京西单文化广场为主要研究对象,在通过对其更新设计的调研基础上,提出社会转型期中城市中心广场场所与行为互动的设计建议。 论文分为4
紧凑城市理论作为一种可持续的发展思想,逐渐从宏观渗透到中微观层面。城市中心区集聚了大量城市资源,承载了多重城市功能,资源的集约利用和功能的高效运转成为中心区可持续发展
我国陕北地区河谷城市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日渐显著,河谷城市边缘区的发展己越发影响着城市的整体功能和空间形态。陕北地区河谷城市面临着城市建设用地缺乏和城
在我国城市郊区化的大背景下,伴随着城市土地有偿使用以及住房制度的改革,土地的级差效益开始发挥作用,城市边缘成为城市扩展和蔓延的主要地区。论文在研究了国内外城市边缘区划
20世纪中叶以来,我国大城市进入了高速发展的阶段,大城市地区也随之成为当代大城市发展的目标,并形成了具有各自特点的空间组织形态。作为一种新的城市空间型式,迫切需要在借鉴发
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城市,尤其是百万以上人口的大城市,出现了用地紧张、交通拥挤、环境恶劣、人类生存空间不足等等一系列城市问题。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当地上空间被大量开发,却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