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河源区生态环境演变与时空格局

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kesh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华文明两大母亲河的发源地江河源区日益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近年来倍受关注,政府和科研界加大了保护的投入和探索。研究该区生态环境演变过程及其规律,是科学评价该区生态环境地位和质量、进行针对性生态环境保护的必要前提。以生态环境内涵和生态环境演变理论探索与总结为基础,结合连续三年(2002~2004年)实地考察、大量文献收集与查阅、年轮分析、气象遥感资料和观测资料分析,进行了研究区地质时期生态环境演变、近代环境变化、生态系统时空格局、生态环境地位和生态系统主体等方面的研究与探讨,得出了以下主要成果和结论:作为青藏高原的有机组成部分和南北植物区系的过渡地带,江河源区生态环境演变与时空格局是全球气候变化和青藏高原隆起的宏伟巨作。江河源区在泥盆纪至三叠纪为浅海环境,一些岛屿发育热带雨林,侏罗纪至白垩纪逐渐成陆。第三纪为亚热带环境,始新世早期气候干燥,中期温暖湿润,后期随高原早期隆起(海拔约500 m)变得炎热干燥并维持至渐新世初期,渐新世中晚期相对温暖潮湿,渐新世末随高原隆升(约500~1 000 m)和全球气候变冷而降温变干,始新世至渐新世东南至西北依次为森林(囊谦)、灌丛草原(玛多)、荒漠草原和干旱草原,以干旱植被为主,青藏公路附近和囊谦地区发育古湖;中新世早期至上新世中期,在地中海气候和印度洋季风气候影响下温暖湿润,亚热带森林和森林草原广布,古湖发育扩展至治多、达日、甘德、贵德、同仁和泽库等地。上新世晚期至第四纪早更新世初,高原强烈大面积隆升(1 000 m升至2 000 m),冰川出现,短暂寒冷干燥之后恢复暖湿,江源区随气候波动出现森林和草原的更替,江源区南缘随气候波动出现阔叶林-针叶林-阔叶林的更替,黄河源区为亚热带山地针叶林。早更新世末至中更新世初,高原强烈隆升(3 000 m),其中昆仑山垭口隆升剧烈(1 500 m升至4 500 m),环境接近现代,江河源区抬升(黄河源3 500 m)中,化隆段黄河、鄂陵和扎陵湖盆地初成,气候变干冷,第一次冰期发生,以干旱草本为主,随后间冰期时间较长,温暖湿润,江源区森林植被恢复,鄂陵和扎陵盆地进一步隆升中断陷成湖。中更新世中期,倒数第二次冰期发生,规模明显小于上次,多年冻土广泛发育;随后的间冰期江源区和河源区分别为灌丛/疏林草原和疏林草原,晚更新世初,森林在高原隆升(4 000 m)中进一步减少。晚更新世中晚期的末次冰期分2次冰阶进行,多年冻土三度扩展,在构造运动作用下现代水系格局形成,在间冰阶,尤其中后期,在特强夏季风气候影响下,出现泛湖期,植被状况好于全新世大暖期。最早的人类活动证据出现在第2
其他文献
文章在笔记本计算机的硬件基础上建立了脐血流多普勒信号多参数分析的便携式系统.通过计算机声卡采集脐血流音频多普勒信号,然后进行传统的声谱参数分析、零极点模型分析、Te
我国的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其中有关于茶叶的文化更是妙不可言。我国盛产茶,人们对采茶、品茶这样的活动乐在其中。可以说茶艺就是我国文化中的瑰宝,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扮
本文介绍了葡萄疏果的目的和作用,以及疏果在葡萄上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了疏果在葡萄应用上的展望,为以后疏果在葡萄生产栽培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点、难点、困惑点。学生在学习中疲于应付。在新课改下应进行反思,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提高学生对文言文教学的兴趣、提高文言文教学质量。
本文系统探究了130幅反腐倡廉平面广告中出现的多模态隐喻和转喻现象。研究主要发现:(1)广告中的多模态隐喻和转喻主要用于呈现"腐败者""腐败""惩治""廉洁者"和"廉洁"五大主
品读英美文学很多作品,都可以从作者的字里行间体会茶的味道。不论是中国茶平淡安静,还是英国茶文化的恬静安谧,都融入到了英美文学作品中去。但不管是中国的茶文化,还是英国
本文论述了在网络环境下图书馆流通服务中存在的问题、采取的措施及发展思路,并对信息人员的素质要求和读者的教育、管理与培训进行了探讨。
本文应用微穿孔理论,提出了以微穿孔板共振吸声结构为基础的带顶部吸声柱体的新型吸声隔声屏障,对其声学性能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并将这种新型声屏障应用于城市高架道路工程中,现场
孙权对辽东的经略黎虎孙权通辽东一事,历来为史家所诟病。裴松之认为“此役也,非惟暗塞,实为无道”。表现了孙权的“愎谏”和“昏虐”(《三国志·吴志·孙权传》注。以下凡引《三
期刊
【摘要】本文主要研究中专生的数学思维特点以及教学对策,分析了中专生数学学习的思维特点以及学情特点,在此基础上,对中专生数学思维特点的教学对策进行了初步讨论.  【关键词】中专生;数学思维;教学  中专生数学学习基础普遍薄弱,但是中专教学肩负着要在2~3年内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综合职业能力的教学任务,在这种教学形势下,教师需要对中专生的数学思维特点进行深入研究,本文给出了一些有效的教学对策,以期对同行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