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猪水肿病(Edema Disease of Swine,EDS)是由某些特定血清型产类志贺氏毒素大肠杆菌(Shiga-like toxin Escherichia coli,SLTEC)引起猪尤其是断奶仔猪常见的一种急性、致死性传染病,临床表现为共济失调、后躯麻痹或惊厥等神经症状及腹泻症状;剖检主要以肠毒血症,胃大弯、肠系膜淋巴结及脑部水肿为特征。该病发病率通常为10%~35%,死亡率可达90%以上,幸存猪生长缓慢,给养猪业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猪群水肿病病原的分离、检测和疫苗的研制对预防和控制该病的爆发具有重要意义,为鉴定致猪水肿病大肠杆菌、研制出有效的疫苗,本研究主要开展了致猪水肿病大肠杆菌二重PCR检测方法建立,猪水肿病三价油乳剂灭活菌苗研究等方面的工作,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参照GenBank上已发表的水肿毒素(类志贺氏毒素Ⅱ型变异体SLT-IIe)B亚基和黏附素F18ab菌毛FedA的基因序列,设计了两对引物,建立了一种对致猪水肿病大肠杆菌的两个致病因子(SLT-IIe和F18ab)同时进行扩增的二重PCR检测方法,该PCR方法最低检出菌量为101CFU。运用建立的致猪水肿病大肠杆菌二重PCR检测方法,从临床分离的170株致病性大肠杆菌中鉴定出6株致猪水肿病大肠杆菌;对其进行O抗原血清型鉴定,3株为O139,2株为O138,1株为O74。2.以SPF级昆明小鼠作为动物模型,对鉴定的6株致猪水肿病大肠杆菌进行毒力测定。确定血清型O74菌株WH1、血清型O138菌株WH29、血清型O139菌株WH3为疫苗的种子菌株。3.用筛选确定的种子菌(血清型O74菌株WH1、血清型O138菌株WH29、血清型O139菌株WH3)制备猪水肿病三价油乳剂灭活菌苗,免疫SPF级昆明小鼠,进行免疫效力试验。每只小鼠皮下注射0.2mL菌苗,首免21天后二免,第二次免疫14天后,用相应血清型的菌株攻毒,结果表明该疫苗对免疫小鼠的保护率在87.5%以上。4.用制备的猪水肿病三价油乳剂灭活菌苗免疫断奶仔猪,进行安全性、免疫效力、免疫期试验和抗体消长检测。仔猪免疫接种后1个星期,体温、食欲、精神状态没有明显改变:每头仔猪颈部肌肉注射2mL菌苗,首免21天后二免,第二次免疫14天后,用相应血清型的菌株攻击,效力试验结果表明该疫苗对仔猪的保护率均在80%以上;抗体消长曲线表明仔猪免疫接种后2周开始产生抗体,至4周时抗体水平已超过有效免疫保护的抗体水平,且能维持较高水平至180天以上。本研究建立的二重PCR检测方法为猪水肿病临床诊断、病原的分离、鉴定提供了方法;运用该方法鉴定出6株致猪水肿病大肠杆菌,为进一步研究猪水肿病提供了材料;筛选了不同血清型的三株致猪水肿病大肠杆菌并制备了三价油乳剂灭活菌苗,按照新兽药标准基本完成了实验室阶段的各项试验,为进一步临床试验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