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全面复苏,我国社会开展大面积的基础设施建设,钢铁产业也迎来了它的春天。钢铁产业作为我国的基础性支柱产业,对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有很大的影响。随着钢铁产业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亟待解决的问题也越来越多。 现如今,我国钢铁产业面临着全球市场萎缩、产能过剩、库存产品积压严重、价格下跌等严苛的竞争环境,而钢铁产业作为高投资、高能耗、资源密集型产业往往具有一定的规模,为企业所处的当地领域带来很大的经济效益以及减少当地政府的就业压力。所以虽然钢铁市场不景气,我国的钢铁产业仍然不能随着市场原则进行优胜劣汰。政府对钢铁企业提供了大量的补贴,然而政府补贴的越多,产能过剩问题越严重,政府补贴作为政府对钢铁产业的扶持方式,对钢铁产业产生的影响值得推敲。本文拟从产能过剩的概念、产生原因、后果、政府补贴理论进行实证分析,对国内外钢铁产业产能过剩的实际状况,以及政府对钢铁产业的补贴等相关方面进行研究综述。并对我国政府对我国钢铁产业的补贴的方式、规模、类别、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政府对钢铁产业补贴的研究文献中,多是研究政府为何对产能过剩的钢铁企业进行补贴,从政府的角度进行分析,进而分析政府补贴对产能过剩的钢铁企业的影响。本文笔者从实证角度出发,用本溪钢铁集团作为例证进行研究分析,研究数据来自本溪钢铁集团发表的年度报告和财务报表。结果表明,政府补贴对钢铁企业的盈利状态影响甚大,但对钢铁企业进行资源优化配置,改良产业结构方面影响并不明显。很多企业再获得政府补贴之后仍然把资源投入在产能已经严重过剩的产品生产上面,影响政府补贴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