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串珠材料是幼儿园常用的区角材料,但是串珠材料在幼儿园中的运用出现“固化”现象。这不仅表现在运用方式的“固化”,也表现在运用时间的“固化”。串珠材料在幼儿园运用的“固化”现象可能会阻碍串珠材料价值最大化的发挥。鉴于此,导师与N市5所幼儿园合作开展了“挖掘串珠材料运用价值”的行动研究,笔者以“学习者”的身份全程参与此次行动研究。该行动研究在串珠材料运用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可操作的教育经验。因此,本研究尝试运用经验总结法对串珠材料运用方面的教育经验进行分析和综合,以提升出具有普遍意义的教育理论,为幼儿园运用串珠材料的实践活动提供参考。本研究总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对幼儿运用串珠材料创造作品的典型案例和作品图片进行分析,总结幼儿运用串珠材料创造作品的特点,包括幼儿选取材料、穿珠动作、固定珠子的方式等方面的特点以及最终形成的作品的特点。发现小中大班幼儿运用串珠材料创造作品总体呈现阶段性和连续性,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幼儿运用串珠材料的发展规律。第二部分以《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为理论依据和分析路径,对3-6岁幼儿运用串珠材料的过程(包括选取材料的过程、穿珠子的过程、固定珠子的过程以及表现、发表作品的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幼儿运用串珠材料过程中蕴含的教育价值主要包括手部小肌肉动作的发展、模式的认知和创造、同伴之间的交往互助以及美的感受与欣赏等等。在对幼儿运用串珠材料的年龄特点和价值形成较为系统的认识之后,第三部分进一步探讨了在运用串珠材料活动中教师的具体做法。主要包括:第一,通过提供图片、作品实物、适宜材料等,持续创设环境;第二,通过自主性区域活动、生成性集体教学活动和互动性亲子活动,丰富幼儿经验。基于以上研究结果,本研究认为幼儿园教师首先要关注并认识到幼儿运用串珠材料过程中所蕴含的教育价值;其次,依据幼儿运用串珠材料的年龄特点和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提供适宜的串珠材料;最后,根据幼儿的活动需求,在环境、经验和辅助材料等方面给予必要且及时的支持与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