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专业”一直是教育工作者自我期许与不断努力的目标。学校管理人员的专业化最早可以追溯到十九世纪中后期的西方,在工业革命与城市化进程的推动下,城市学校面临越来越多的管理问题,人们开始认识到“学校管理人员应该具备特殊专长”。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学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也日渐为人们所关注。 本研究首先从结构-功能主义、解释主义、批判理论三大教育管理理论流派的不同视角出发,对学校管理专业化的合法性问题进行了探究,这是一个概念澄清的过程。其次,基于知识基础的转型,审视了学校管理人员专业化的历史发展过程。这里把学校管理人员专业化的历史划分为“哲学科学”的知识基础本位时期、“经验科学”的知识基础本位时期和“多元科学”的知识基础本位时期,并分别对各时期学校管理工作的知识基础、教育管理培训课程和学校管理人员的角色定位进行了仔细地探讨。从普遍到特殊,最后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对我国学校管理人员专业化进行了反思与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