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亚科技跨国并购哈佛国际绩效分析

来源 :西南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X5531524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直接投资的重要方式,和开办新企业相比,并购跳过了多个复杂环节,耗时短,是迅速扩大资本规模的便捷有效手段。在变化多端的市场上,缩短投入产出的时间意味着“领先一步”。并购同样也是重新配置资源的过程,有助于并购方引入先进技术、人才、经验、科学的管理方式和品牌优势等稀缺资源,从而提高企业活力和生产经营能力,使企业更有发展前景和势头。如果仅靠自身力量开发技术,不仅周期长而且面临较高风险,代价成本过高。跨国并购更是能打破国家贸易壁垒,开拓海外市场,让企业达到“借船出海”的目的,加快经营国际化的进程。
  近年来,各国贸易往来日益频繁,经济相互促进并制约,逐渐形成一个整体。经济开放程度的提高使企业面临更广阔的市场,同时也承受更残酷的生存发展压力,受到更多竞争对手的挑战,因此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并购来扩大生产和销售规模。从交易数量和金额来看,中国并购市场发展如火如荼。据统计,从2007年到2014年11月,国内并购案例数量从117起增加到1610起,交易总金额从83.54亿美元上涨到694.66亿美元。跨国并购案例数量从84起增加到164起,交易总金额从186.69亿美元增加到340.83亿美元。井喷式的并购交易背后是对“协同效应”的追逐,也不乏非理性因素的驱动,因此并购绩效的评价变得尤为重要,有助于并购方在风险纵横的市场保持理性的头脑。国内外已有大量文献研究并购绩效,主要是以资本市场数据和企业财务报表数据为基础的实证分析。本文选择上市公司金亚科技(SZ300028)跨国并购哈佛国际这一创业板首例海外并购案例,运用事件研究法(异常报酬率法)和经济增加值(EVA)方法分别研究短期、长期绩效,对比事件前后股票价格和EVA水平大小得出结论,希望为以后海外并购特别是创业板上市公司跨国并购绩效评价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本文详细结构如下:
  第一部分:绪论包含三部分,依次为选题背景和意义、实证方法和全文逻辑框架、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第二部分:介绍并购动机理论和与绩效相关的国内外论文综述。对并购动机理论如效率理论、价值低估理论等做了详细介绍,系统回顾国内外关于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结论。
  第三部分:介绍并购双方的基本情况、并购方案及具体实施过程,重点分析此次并购的背景、动机和可能面临的风险。金亚科技从事数字电视行业相关产品研发制造和销售,为中小客户提供技术支持与改造,选择并购英国老牌经销商哈佛国际,主要是看重其品牌和分销渠道,以应对“省网整合”给金亚科技带来的营销压力。另一边,受到欧洲经济持续低迷的影响,哈佛国际经营业绩不佳,股东有出售股权意愿,为“以小吞大”的并购创造了条件。此过程中,金亚科技面临审批风险、市场风险、整合风险和外汇风险等多重风险。
  第四部分:该部分作为全文的主体,首先介绍了本文采用的事件研究法和EVA研究法的具体内容,再分别带入数据计算超额收益率和EVA值,对并购绩效进行短期和长期的实证分析。事件研究法依托股票价格,计算事件期内股价实际收益率和理论模型预测出的期望收益率之间的差额大小来判断短期并购绩效情况。本文研究发现利好消息公布日附近一两个交易日金亚科技存在明显正超额收益,之后股价回调,市场炒作痕迹明显。整个事件期积累异常收益率-2.45%,说明短期内并购没有给金亚科技带来预期的正效应。EVA分析方法以上市公司财务报表为基础,对个别项目进行调整,使财务数据更能真实反映企业的实际价值,再计算对比并购前后EVA大小变动情况。该分析方法发现并购完成当年2012年EVA首次出现下跌,同比减少1741.44万元,2013年EVA继续下降,降到最低值-22601.03万元,2014年年中才出现回升迹象,但哈佛国际在2014上半年仍没有产生正利润。EVA分析法说明此次并购并没有在长期为金亚科技带来预期正效应,协同效应未体现,反而侵蚀了股东财富。
  第五部分:结论、局限和进一步展望。该部分总结了实证分析的结论、本文的局限性和不足,并指出以后的并购绩效研究可以改善的方面。
  本文贡献之处:1.目前国内很少有论文选取个案分析法进行详细深入的并购绩效分析,本文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方面研究的空缺。2.案例选取方面,该案例并购前后较长时间内并无其他并购事件发生,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研究期间的“清洁性”,减轻了其他并购事件的干扰,得到的结论相对更准确。3.以往的论文往往更关注大型企业的跨国并购,本文选择创业板上市公司第一笔海外并购作为分析对象,填补中小企业海外并购绩效分析的缺乏。创业板的上市公司属于高新行业,成长性较高,拥有充裕的超募资金,部分创业板公司开始将触角伸向海外。但这些上市公司经营时间较短,资本规模较小,业绩不突出,并购承担更大的风险,本文分析为中小企业跨国并购理性发展略尽绵力,减轻海外扩张的盲目性。4.以客观数据为基础,综合运用两种方法进行实证研究,得到的结论更客观,更有理论依据。
  本文不足之处:1.事件研究法中建立的模型过于简单,自变量的个数较少,没有充分完整地考虑影响股价变动的各种因素。虽然统计检验说明变量间关系显著,但拟合度较低。2.计算EVA时只对主要项目进行调整,考虑不周全,影响结论精确度。3.被并购方的资料搜集存在困难,且其财务报表编制的会计准则不同于国内,因此本文主要从并购方角度分析绩效大小,导致分析不完善。
其他文献
期刊
C公司财务分析报告 摘 要:伴随着我国经济的改革与发展,现代企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企业财务绩效 摘 要:本文选取沪深A股60家
期刊
报纸
报纸
随着中国证券市场不断发展,中国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进程不断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的步伐不断加快,国有经济战略性重组的呼声也日益高涨,本文选取的案例就发生在以上中国市场经济改革不断深化的大背景之下,在交易双方中,中信集团是一家完全国有控制的代表性公司,而中信泰富则是香港资本市场上治理完善的上市公司,将一个国有体制平台融入到崭新的框架规则中,对双方必将造成深远的影响。加之中信集团选择公布整体上市方案之时
学位
报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