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政治参与是民主政治的核心内容,反映着公民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在西方,政治学者非常注重研究政治生活中的公民政治参与问题,也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理论成果。而我国对公民政治参与的研究起步较晚,研究角度单一。特别是在改革开放近30年的今天,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阶层不断分化、组合,新的利益群体不断涌现,为了维护自身的权益,这些群体的政治参与要求日益高涨,并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这些新的变化,对民主政治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此背景下,我国的政治参与体制需要进一步完善,政治参与途径需进一步扩大,政治参与的水平需进一步提高。要做到这些,首先要加强民主政治建设的研究,加强政治参与的研究,找出问题,研究对策。但是,我国政治参与研究的低水平、窄领域状况,很难满足这一需要。本文就是要试图在这方面进行深入的探索和研究。以期通过对中国民主政治建设进程中公民政治参与状况的分析,找到提升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推进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有效途径。论文着重从政治参与的本质、作用、意义三方面分析了政治参与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内在要求,探讨了公民政治参与对实现政治决策民主化、实现公民政治权利及对社会的稳定具有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公民政治参与是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指标。在回顾了改革开放前后中国公民政治参与的历程,接着从政治参与的主体、内容及方式三方面描述了当前利益的高度分化与重新组合,促使以追求与维护自身利益的公民政治参与也随之变化,从历史与现实相结合、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等角度观察当前中国公民政治参与的状况及其特点。同时应用调查手段,通过对图表、数据的分析,进一步分析了中国公民政治参与存在的问题:政治参与总体水平偏低;政治参与的非均衡性;政治参与机制不完善以及政治参与非理性等问题。着重从滞后的政治体制、欠发达的社会经济、传统政治文化的消极面和参与主体素质、具体参与制度的不完善等主客观因素剖析了其深层原因。最后结合当前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实际,论述了“提升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措施,从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宏观角度,进一步优化政治参与的环境,同时从制度建设、渠道拓展和参与主体素质等微观方面为扩大公民政治参与的实践提供了理论阐释。论文试图在传统政治参与理论的基础上,强调政治参与的价值理性,探讨政治参与中如何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有序扩大公民政治参与的条件、参数强度,推进路径,实现公民与政府关系的互动、互惠、互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