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古希腊“三哲”之一,柏拉图的思想研究涉及哲学、政治学、伦理学、教育学、法律学、文艺学等众多领域,并在这些学术领域做出了拓荒性的历史贡献。柏拉图的这些思想相互交织在一起并体现于其宏富的著作之中,这些著作的集大成就是柏拉图成熟时期的作品——《理想国》。在《理想国》中,柏拉图将教育看作国家的头等大事并将教育当作是实现国家政治目的的根本手段,构建出了极具国家主义色彩的教育思想体系。 柏拉图国家主义教育思想体系是其整个思想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教育思想体系建立在客观唯心主义的理念论哲学观以及维护奴隶主贵族专制统治的国家主义社会政治观的理论基础之上。柏拉图国家主义教育思想体系来源比较复杂,既离不开柏拉图一生所处的社会大背景——奴隶制由盛趋衰和剧烈的变革;也与他的阶级出身及其所受的教育和政治影响,特别是他亲身经历的政治实践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还受到当时斯巴达偏重于“公民受制于国家”和雅典注重于“培养完整的人”的两种不同教育实践经验的直接影响。 依据等级制的人性论假设,柏拉图将教育对象严格限制在广义的护卫者阶层范围之内,以此为基础将教育目的划分为两个层级,其初级目的是培养合格的城邦护卫者,高级目的是培养城邦的最高统治者——“哲学家—国王”。在柏拉图看来,这一教育目的的达成需要经过一个长期而艰苦的教育训练过程。依据年龄顺序、教育内容层次不同,柏拉图将这一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初级阶段主要通过音乐教育和体育使护卫者达到感性认识;高级阶段主要通过几何、算术、天文、音乐、辩证法等的学习使护卫者达到理性认识,再附之以相应实践磨炼使护卫者最终成长为最高统治者。在此过程中,柏拉图强调要凭借国家强制力来统一规划和全面管理教育活动,借助美德教育和法律制度两种手段规范教育实践,同时发挥启发引导和强制灌输双重教育方法的功效,以此来保证国家主义教育目的的实现。 综观柏拉图国家主义教育思想体系全貌,其所体现出的立国兴邦的教育功能观在增强国家力量与维护国家利益等方面、全面和谐的教育内容观在西方人文主义教育思想发展与实践方面、终身发展的教育过程观在现代终身教育理论的形成与发展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至今仍为世界上许多国家所大力实践。与此同时,受维护奴隶主贵族专制等级社会的建构初衷以及为培养城邦最高统治者的教育制度和内容设计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柏拉图国家主义教育思想体系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后世产生了消极影响,甚至还被一些学者视为近代极权主义的理论渊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