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我概念是人格结构的重要成分。身体自我是自我概念的重要基础部分,它是个体对自己身体的认知和评价,是个体自我意识中最早萌发的部分,涉及到对自己相貌、体格、体能等方面的看法和评价。身体自我是个体社会认知的结果。目前国外对身体自我的研究日益增多,产生了一些较为成熟的模型和测量工具,然而国内对身体自我的研究还相当缺乏,尤其是运动心理学领域。高校健美操运动员正处于自我概念整合的关键时期,研究高校健美操运动员身体自我特点及其提高健美操运动员身体自我的策略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身体自我对健全人格有重要影响作用,积极的身体自我是健全人格发展的基础。 本研究采用问卷测量法进行研究。被试是来自全国的17所高校的330名健美操运动员,问卷主要采用由Marsh等编制的身体自我描述问卷(PSDQ)。PSDQ是目前国外研究身体自我概念的主要工具,而在国内应用这些量表进行身体自我概念的研究较少,因此本研究重点对PSDQ作了信效度检验,验证了PSDQ中文版在高校健美操运动员身体自我概念研究中的适用性,通过对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训练年限、不同运动等级的高校健美操运动员身体自我概念的对比分析,初步探讨了高校健美操运动员身体自我概念的特点。通过因子分析,得出影响高校健美操运动员身体自我概念的8个主因子,并进一步提出了培养高校健美操运动员身体自我概念的策略。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的高校健美操运动员身体自我概念从总体上看存在着非常显著性的差异,而不同训练年限和不同运动等级的高校健美操运动员身体自我概念在总体上不存在显著性的差异。就不同性别的运动员而言,男运动员的身体自我概念优于女运动员。运动员身体自我概念的发展均是随着年龄、训练年限、运动等级的增长而有所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