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DNA纳米探针的活细胞成像新方法研究

来源 :湖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w9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DNA作为遗传物质携带体,是生物体内最重要的物质,在生物体内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DNA纳米技术的发现,打破了人们对DNA只是遗传物质的固有认知。DNA的独特性质使其成为优异的纳米材料用于构建DNA纳米结构,同时也赋予了DNA纳米结构独特的性质如:可编辑性、可寻址性、特异性。基于这些性质优势,利用DNA纳米技术不仅可以构建出不同的形貌、尺寸的纳米结构,还可以构建出具有不同功能的纳米结构。因此,DNA纳米结构被广泛应用于生物传感领域。构建功能化的DNA纳米探针是DNA纳米技术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本论文中,我们利用DNA纳米探针构建了一些新型的生物传感器并用于活细胞内成像和基因治疗。等温核酸放大技术在温和的条件下就能实现信号的几倍,几十倍,甚至几百倍的放大,为痕量生物标志物的检测提供了一种强大的工具。无酶等温核酸放大技术使活细胞内靶标的检测成为可能。DNAzyme的特异性切割能力和可改变的双臂序列使其能够切割任意底物RNA。第2章中,我们设计了一种靶标诱导重建的DNAzymatic纳米放大机器用于活细胞内同时成像和基因治疗。在该设计中,我们将催化发夹组装(catalyzed hairpin assembly,CHA)与DNAzyme结合起来,通过对DNA发夹的合理设计,将DNAzyme的序列插入到发夹探针中。当体系中没有靶标的时候,没有信号产生,并且DNAzyme处于失活状态。但是加入目标之后,触发放大反应,DNA发夹探针打开的同时释放DNAzyme序列,DNAzyme被激活并剪切底物RNA,以此实现基因沉默。该方法提供了一个多功能的平台,实现了细胞内成像和基因沉默同时发生。随着DNA纳米技术的发展,不同形貌的纳米结构的组装得以实现。为了使DNA纳米管的组装更加简单、方便,提出了模块化的组装方法。第3章中,我们提出了一种“一锅法”的组装方法,进一步简化了DNA纳米管的合成步骤,通过一步退火就能组装成管状DNA纳米结构。人脱嘌呤脱嘧啶核酸内切酶/氧化还原效应因子-1(human apurinic apyrimidinic endonuclease/redox effector factor 1,APE1/Ref-1)是碱基切除修复过程中一种重要的酶,参与生物体内多种生理过程。APE1能够剪切双链中的脱碱基位点,但对含有脱碱基位点的单链的活性不高。此外,APE1对序列没有依赖性,可以剪切任意序列中的脱碱基位点。DNA纳米管结构可以分为两部分:“梯级”构筑单元和连接“梯级”的连接链。因此,我们将含有脱碱基位点的双链作为DNA纳米管的连接链,并组装成管状DNA纳米结构。这种DNA纳米结构作为输送载体,将响应APE1的双链DNA探针运输到细胞内部,并进行特异性的、灵敏性的细胞内APE1成像。杂化的DNA纳米结构是DNA纳米结构中重要的一种,通过将DNA和其他纳米材料结合起来组装而成。富含胞嘧啶的DNA序列i-motif是一种能够特异性响应p H的序列,在酸性环境下能够折叠成四链体结构,碱性条件下为自由的单链结构。因此,可以通过调节p H改变i-motif构型。第4章中,基于链霉亲和素(streptavidin,SA)和生物素的特异性结合和i-motif序列,我们构建了一种p H响应的纳米结构。以链霉亲和素为支架和i-motif序列为网络通过DNA互补杂交组装的DNA纳米结构,在碱性环境中保持稳定纳米结构。当环境的p H变成酸性的时候诱导i-motif序列折叠成四链体结构,DNA双链解链进而导致DNA纳米结构解体。该纳米结构能够特异性响应p H,并实现细胞内p H的成像,同时有望成为一种输送药物的载体。基于蛋白质和DNA构建的DNA纳米结构为纳米结构的组装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一分子链霉亲和素能结合四个生物素分子,并且特异性强和亲和力高。与链霉亲和素类似,亲和素也具有相同的性质。第5章中,我们基于亲和素和生物素的特异性强结合力构建了一种特异性响应APE1的纳米结构。首先构建两种以亲和素为骨架的DNA四链体,然后利用DNA链将两种四链体通过碱基互补杂交连接起来形成DNA纳米结构。修饰有生物素的两条DNA链含有脱碱基位点。因此,在APE1存在的体系中纳米结构中的脱碱基位点被剪切,杂交的双链变得不稳定而解链进而导致纳米结构解体。亲和素和APE1独特的相互作用,使DNA纳米结构在为DNA探针提供保护的同时能够特异性响应APE1。该纳米结构提供了一种具有优异性能的检测方法,并且释放的单链可以被设计成具有特定功能的链,使该纳米结构具有应用于生物医学的潜能。
其他文献
发热血小板减少综合症(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SFTS)是一种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所引起的,其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血小板和白细胞减少、胃肠道症状以及淋巴结肿大,在人群中具有较高的死亡率。这种病毒是布尼亚病毒家族中的一种新型病毒,经蜱叮咬传播,主要在东亚流行。SFTSV由于其高致死率而引起了新的关注,并对牲畜和人类公共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
学位
食物短缺是所有物种不可避免且必须面对的处境。饥饿时,不同物种都有其自己应对食物不足的方法。许多研究都揭示了禁食或者饥饿情况下的分子机制,我们将从蛋白磷酸化动态变化的角度去理解禁食和进食的生理过程。在我的研究中,我通过分析蛋白相互作用及蛋白磷酸化的方法探究了禁食/饥饿在两个不同物种中的作用。第一部分,我探索了小鼠脑组织在禁食后的蛋白磷酸化的变化,发现了一组与神经疾病相关的磷酸化蛋白,蛋白网络分析显示
学位
癌性恶液质是一种多因素导致的临床综合征,以持续性骨骼肌丢失(伴有或不伴有脂肪组织丢失)为特征,不能被常规营养支持完全逆转。50%以上的肿瘤患者伴有恶液质状态,它是肿瘤患者生存期缩短、治疗失败和毒性反应增加的独立危险因素,严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并直接导致20%肿瘤患者的死亡。持续性骨骼肌丢失导致的骨骼肌减少症,也称肌少症,是癌性恶液质的一个重要的特征,也是癌性恶液质的一项重要诊断指标,与肿瘤患者的
学位
研究背景与目的:1型糖尿病(Type 1 diabetes mellitus,T1DM)是胰岛特异性损伤的自身免疫性疾病。T淋巴细胞是攻击胰岛β细胞的主要的效应细胞,但既往靶向T淋巴细胞的免疫治疗未能遏制胰岛功能进行性衰竭。近期研究提示B淋巴细胞为介导胰岛特异性损伤的重要适应性免疫细胞,发挥分泌胰岛自身抗体以及多种免疫调控作用,然而,B淋巴细胞的亚群组分及其在T1DM发生过程中的作用尚未阐明。本研
学位
由于我国股票市场实行严格地IPO管制,上市资格成为一种稀缺的资源,借壳上市成为企业获取上市资格的重要路径。上市资格的稀缺性催生了借壳上市过程中高昂的股权转让费用,使得被借壳上市公司往往被溢价收购。为了获得这种高额的借壳收益,投资者不断寻找下一家被借壳上市公司,“炒壳”成为我国股票市场上经久不衰的独特题材。对于投资者而言,持有存在借壳预期的上市公司股票,既可以获得上市公司生产经营收益,还可以拥有该公
学位
第一部分肺血管内皮细胞S1PR1在流感病毒诱导的急性肺损伤中的作用背景:高致病性流感病毒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一种重要病原体,感染早期会引起过度的免疫应答,产生“细胞因子风暴”,诱导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的发生,进一步导致死亡。已有研究报道肺内皮细胞是流感病毒感染诱发炎症风暴的枢纽环节,激动1-磷酸鞘氨醇受体1(Sphingosine 1-phosphate Recep
学位
当前,抗菌药物已被广泛应用于畜禽养殖、水产养殖和人类健康防护,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是阻遏耐药细菌传播并提高抗菌药物效率的关键。此外,抗菌药物长期使用造成的细菌耐药性的传播已成为生态环境与人类健康的重大威胁。抗菌药物通过养殖场废水,生活污水及制药厂废水等途径排放进入环境,进入环境的抗菌药物通过对耐药细菌的筛选和不断富集,促进耐药基因在环境中的进化与传播,甚至催生超级细菌,造成微生物生态群落结构的改变,引
学位
镁合金是最轻的工程结构材料,随着汽车轻量化、新能源汽车等概念的推行,镁合金的大量应用将成为趋势。但是,制约镁合金大量广泛应用的最主要因素是其耐蚀性差。目前,相对于其它表面处理技术,镁合金表面化学镀镍是提高其耐蚀性最有效、最简单易行的方式之一。然而,镁合金属于难镀基材,目前的工艺中均含有大量高腐蚀性及污染物的化学试剂,其排放会给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对镁合金化学镀技术进行改良和创新,可提高镀层耐蚀性,扩
学位
软骨组织由于没有血供、神经以及细胞单一等原因导致其再生能力有限,组织工程手段有望永久修复软骨损伤,其中支架材料扮演关键作用,但目前大部分再生材料没有考虑退行性软骨损伤存在的病理微环境(如炎症、肥大化病变)会严重影响再生软骨修复效果。本论文就如何构建能抵抗炎症和肥大化病理微环境的支架材料这一关键科学问题展开研究,针对关节炎导致部分软骨损伤、全层软骨损伤的软骨损伤修复要求,开发具有抗炎和抗肥大化性能的
学位
传统染料大都具有平面共轭结构并且水溶性较差,在浓度较大时容易发生密集的π-π聚集,导致荧光和光敏性能大幅降低(聚集猝灭效应,ACQ),这些缺点限制了传统染料的应用范围。与ACQ完全相反,聚集诱导发光(AIE)染料在聚集态时表现出很强的荧光发射,AIE光敏剂在聚集状态时也表现出优异的光敏性能,这些特点让AIE分子更适合应用于荧光成像和PDT治疗。但是AIE分子扭曲的共轭结构导致其吸收较短,会引起比较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