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论文依托上海市农林局、上海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系共同开发的“上海农业经济运行动态监测信息管理和绩效评估系统”覆盖市郊10个区县的动态监测网络,采集2003~2005年上海市郊种植业1210个农户全年作物种植的投入产出构成信息等方面的定向动态数据作为市郊种植业经济运行的样本,运用微观经济学中的生产函数理论和投入—产出分析理论,通过设立绩效评价指标对上海市郊种植业经营绩效进行聚类分析和统计。 论文首先对“上海农业经济运行动态监测信息管理和绩效评估系统”调查所得的主要经济作物——西甜瓜、蔬菜进行投入、产出及绩效的对比分析。从不同经营规模、不同投入水平以及不同区域等角度,比较分析西甜瓜、蔬菜的投入、产出特点,以及投入产出与绩效的关联特征。由于水稻作为市郊主要粮食作物,其经营效益的优劣对确保上海粮食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论文从不同角度,对比分析了2003~2005年水稻生产的投入产出以及绩效特征,并且从中找出一定的规律。本文就水稻、蔬菜和西甜瓜,这三种种植业主要作物在不同地域空间上的投入、产出、绩效特点,用专题图的形式显现出作物的空间分布现状,以及经营绩效的空间差异,评估和总结市郊各区县水稻、蔬菜和西甜瓜生产的投入、产出、收益类型。 合理的轮换作物茬口可以提高土壤肥力,有助于农民增收,因此本文最后还对比分析上海市郊主要茬口的投入产出及收益特征,对于合理引导农民调优种植业结构有重要意义。 在科学地分析和评估市郊种植业经济运行现状,针对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民收益,论文提出若干对策和建议,包括控制生产成本、调整粮经比例、合理搭配茬口、加强技术创新、加速产业化进程、构筑服务平台多方面措施,以期优化上海市郊种植业经济结构、增加农民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