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探讨合方的理论以及临床应用,补充合方缺失的理论系统,正视合方在临床应用中的重要价值。本研究以气血理论为切入点,讨论气血理论视域下的合方理论及临床应用。正文第一章,从《黄帝内经》中梳理气血理论的来源,探讨气血理论与荣卫理论的关系;应用隐喻认知的方法对气血理论进行概念整合。正文第二章,系统探讨合方,重点论述气血理论视域下的合方研究,其中包括探讨合方中方与方之间关系的君臣佐使隐喻性;在隐喻认知气血理论的前提下,探讨气血理论在方剂中的应用;最终探讨气血理论指导下的合方研究。结果发现,《黄帝内经》中的气血理论主要体现在"血气"这一概念,气血的概念与血气无明显差距;《黄帝内经》中荣卫是一个过程,代表着饮食入胃到人体各项机能正常发挥的过程,因而荣卫正常,则气血必然正常,气血失常,荣卫必然会受到影响,虽如此,气血更多偏向于物质层面,荣卫偏向于过程,两者所指不同。通过隐喻认知的方法研究气血理论,发现中医气血理论是一种基于隐喻认知被赋予的理论。水、火两个物质在古人认识气血时发挥着重要作用,两者各自是气血理论的始源域,即气血理论中存在着"气是水" "气是火" "血是水" "血是火"这四个概念隐喻,此外,气血之间的关系通常描述为"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的帅士、母子隐喻关系。在配伍合方时,以方剂为原型,因而方剂的配伍原则即是合方的配伍原则。在研究方剂"君臣佐使"配伍原则时发现,方剂的"君臣佐使"是基于邦国"君臣佐使"构建的隐喻概念,对方剂"君臣佐使"的认识取决于对邦国"君臣佐使"的认知,体现了中医理论的本体论承诺现象,以及中医概念的类属迁移特性。通过依次应用气血理论研究方剂以及合方,发现方剂以及合方中的气血理论,也与水、火关系密切,不仅症状表现上常相兼为病,而且方药应用中,表现为气药、血药、水药、火药在治疗气病、血病、水病、火病时交错或者相兼使用,气血关系的气帅血母隐喻也在方剂、合方中也较为常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