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促进双齿配体导向的碳氢活化/分子内环化串联反应研究

来源 :湖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nkang08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过渡金属催化碳氢活化构建碳碳键、碳杂键是现代有机合成方法学的研究热点,同时也成为合成一系列具有生物和药理活性分子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使用钯、钌、铑等贵金属作为催化剂的反应已经得到极大的丰富和发展。而使用廉价过渡金属参与催化和促进的反应,由于其更绿色,更经济的特点,越来越受到全世界化学工作者的关注。而双齿配体导向基团能够更好的稳定环金属化合物,为这一领域注入了活力,使其成为有机合成方法学的研究热点。基于上述背景,本文主要论述了以铜盐作为促进剂,以苯甲酸衍生物与硝基烷烃为底物,在8-氨基喹啉基团的导向下,通过串联碳氢活化/环化反应,发展了高效合成具有药理活性的异吲哚-1-酮类化合物的工作。在反应条件优化方面,本文分别探讨了碱、添加剂、溶剂、温度、铜盐等变量对于反应的影响,并最终确定了最优的反应条件,以78%的高的收率得到了目标产物。根据最优的反应条件,本文对反应的适用范围进行了拓展。底物拓展结果发现,被甲基,甲氧基,卤素,三氟甲基等基团取代的苯甲酸衍生物都可以在该反应条件下兼容,与硝基甲烷反应,以中等至较高的产率得到3-羟基亚胺异吲哚-1-酮类化合物的E,Z两种构型的混合物。通过~1H-~1H NOSEY实验得知,混合物中E构型为主要构型。当以其他硝基烷烃如硝基乙烷,1-硝基丙烷,1-硝基丁烷,硝基异戊烷为反应底物时,反应也可以很好的进行,并得到相应的异吲哚-1-酮化合物,其中使用1-硝基丙烷,1-硝基丁烷,硝基异戊烷作为反应底物时,反应后,可以通过柱层析得到E,Z两种构型的产物,对于不同底物,两种构型的E/Z的比例范围为1:1到1.5:1。根据相关文献报道和实验结果,本文提出了反应机理,即以8-氨基喹啉为双齿配体导向基团,在二价铜盐促进下发生邻位碳氢活化,当反应底物为硝基甲烷时,发生分子内关环,脱水后得到3-羟基亚胺异吲哚-1-酮类化合物,而以其他硝基烷烃作为底物时则发生Nef型反应,随后分子内环化得到相应的3-亚甲基异吲哚-1-酮类化合物。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低钾血症和低钠血症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溶栓患者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1月~2019年5月于抚顺市中心医院收治的住院并且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患者共108例,其中
CONSTANS类基因编码锌指蛋白类转录因子,目前的研究多聚焦于该类基因在植物光周期诱导成花的调控作用。前期研究发现草莓中的一个CO类基因FvCO4在草莓果实髓部和皮层特异表达,其表达水平响应去雄果实的激素处理,猜测该基因可能参与了草莓果实的早期发育。本论文以二倍体森林草莓‘YW5AF7’为主要试验试材,对FvCO4基因的分子特性及对激素和相关抑制剂的表达响应进行了研究,通过CRISPR基因编辑技
核心阅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规范党内政治生活,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全面净化党内政治生态”,要“确保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
报纸
通过开顶式气室研究了春小麦对大气CO2浓度升高(542.1±24.8和738.8,0±25.7μl·L^-1 vs.382.4±24.8μl·L^-1)的响应及其对麦长管蚜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结果表
文章从新型自动气象站各传感器原理的基础上入手,阐述了各要素传感器的正确测试技术,并介绍了如何通过系统软件查询采集器和传感器数据。同时,总结归纳了新型自动气象站各传
针对半导体生产线计划与调度特点,结合半导体 MES 生产制造执行系统数据库结构设计半导体生产线调度与仿真系统,实现与 MES 系统的有效集成,使两系统间的数据实现同步传递并相互
本文结合日常工作经验及相关文献资料从试剂配制、样品采集、样品预处理、显色、分光、数据分析各个步骤总结《水质总磷的测定钼酸铵分光光度法》(GB11893-1989)在实际操作中
研究了牛血清白蛋白(BSA)在弱碱性体系中对鲁米诺电化学发光的增敏作用,并且利用循环伏安法探讨了其机理.实验结果表明,在pH8.0的磷酸缓冲溶液体系中,BSA对鲁米诺的电化学发光
本文分析探讨了关于大型城市商业综合体的火灾危险性以及日常监督管理所带来的消防问题,并且根据提出了相应的针对性解决方案,为今后大型城市商业综合体的设计、审核和监督提
本研究以双孢蘑菇原生质体同核体及杂交异核体为材料,用5对随机双引物进行RAPD分析。结果表明,RAPD反应扩增出的特异DNA谱带能够将原生质体同核体与异核体出发菌株以及杂交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