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近年来输卵管妊娠发病因素的变化、探讨输卵管妊娠期待治疗的适应证。
方法:对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计划生育科2004年1月至2006年12月432例(前期组)与2009年11月至2012年1月382例(后期组)输卵管妊娠患者的年龄、职业、婚育状况、避孕措施等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同期的186例期待治疗的输卵管妊娠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不需要手术或药物治疗为治愈组,需要手术或药物治疗的为失败组。
结果:对比分析两组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及检查,未婚患者的构成比由前期组的12.03%升高到后期组的19.63%(P=0.003),已婚未育的构成比由33.10%升高到41.10%(P=0.001);流产史的比例由67.59%下降到53.40%(P=0.000),剖宫产史的比例由7.64%升高到14.90%(P<0.001),不孕史比例由6.48%升高到8.38%(P=0.022);放置IUD的比例由16.44%下降到5.50%(P<0.001);盆腔炎的比例由10.18%升高到14.66%(P=0.049),盆腔手术史的比例由20.6%下降到14.92%(P=0.027);186例期待治疗输卵管妊娠患者中140例期待治疗成功,治愈率75.27%,治愈组与失败组包块大小经秩和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包块有囊性结构患者例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初始血β-hC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初始血β-hCG在ROC曲线上临界点为634 IU/L,第3~5天检测β-hCG与初始血β-hCG的比值在ROC曲线上临界点为0.711。
结论:
①近年来输卵管妊娠的发病因素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②初始血β-hCG≤634IU/L或第3~5天检测血β-hCG下降为初始的0.711时,可期待治疗。包块有无囊性结构是影响期待治疗成功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