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癌症的早期筛查和诊断是提高癌症患者治愈率和日常生活品质,甚至能够延长生命的重要手段之一。目前的癌症诊断金标准——组织活检无法提供早期的病理信息,侵入性的取样方式易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且检测成本高、时间久。近年来新兴的液体活检技术为癌症的早期诊断提供了更多可能。液体活检具备取样方便、来源广泛、操作简单、及时迅速等优点。循环肿瘤细胞以及外泌体是当前液体活检的主要对象,而且已展现出了巨大的临床应用潜力。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癌症的早期筛查和诊断是提高癌症患者治愈率和日常生活品质,甚至能够延长生命的重要手段之一。目前的癌症诊断金标准——组织活检无法提供早期的病理信息,侵入性的取样方式易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且检测成本高、时间久。近年来新兴的液体活检技术为癌症的早期诊断提供了更多可能。液体活检具备取样方便、来源广泛、操作简单、及时迅速等优点。循环肿瘤细胞以及外泌体是当前液体活检的主要对象,而且已展现出了巨大的临床应用潜力。与核酸、蛋白质等生物标志物(例如循环肿瘤DNA、mi RNA、癌胚抗原等)相比较,细胞尺寸相对较大,在检测过程中往往会引起较大的位阻效应,为新方法的建立增加了困难。但与此同时,学术界也在尝试利用这一特性开展检测新方法的研究。本论文也正是基于这一特性分别建立了针对循环肿瘤细胞和外泌体的检测新方法,具体内容如下:1.基于靶标引发位阻效应的循环肿瘤细胞检测新方法在论文这一部分工作中,我们提出了一种基于靶标引发的位阻效应用于循环肿瘤细胞的电化学检测方法。该方法利用靶标细胞尺寸较大而引起的位阻效应阻碍了电极表面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Td T)催化适体链的3’端羟基结合脱氧核糖核苷三磷酸,使其无法得到延长,导致其不能与大量电信号分子Ru3+结合,因而不能产生强烈的电化学信号。然而,细胞浓度较低时,Td T酶与适体链的接触则较容易,扩增反应较易发生,电信号也随之增强。我们针对该方法在可行性、条件优化、细胞定量、选择性、抗干扰情况等多个方面进行了研究,以He La细胞为例,最终在1.6×10~2到1.6×10~6个/m L范围内实现了对He La细胞的定量检测,检测限为53个/m L。因此,该方法灵敏度高,检测简单,有望用于循环肿瘤细胞的临床应用。2.基于空间位阻控制信号放大的外泌体检测新方法在论文这一部分工作中,我们提出了一种基于空间位阻控制信号放大的外泌体简单且灵敏检测新方法。具体而言,我们尝试利用外泌体的位阻效应阻碍嵌入在其上的单链DNA与游离信号DNA的互补配对过程。因此,信号DNA能够保持单链状态从而暴露出其3’端羟基。再借助Td T酶的放大作用将信号DNA聚合为带有G四联体结构的长链DNA,最后经过硫黄素T与G四联体结构嵌合产生强烈荧光。该方法在可行性、选择性和定量能力等方面表现良好,能够在1.66×10~3到1.66×10~6个/μL浓度范围内实现外泌体的定量分析,检测限低至480个/μL,同时在含有10%人血清环境中依然能够保持良好的检测效果,并且能够很好地区分癌症患者与健康人血清检测结果。因此该方法在临床检测应用方面具有较大的潜力。
其他文献
背景:胃肠道恶性肿瘤由于逐年升高的发病率和较差的预后,已经成为人类生命健康的重要威胁。其中的结直肠癌和胃癌更是占到了每年恶性肿瘤新发病例数的17%,在世界范围内造成每年169万人死亡。尽管胃癌和结直肠癌的诊疗技术在不断进步,但是由于胃肠道恶性肿瘤高度的异质性和调控机制的复杂性,仍有大量的胃癌和结直肠癌患者在接受规范的根治性治疗后发生复发和转移,尤其是进展期的胃癌和结直肠癌。随着生物信息学技术的发展
MapReduce是一种常用的大规模分布式计算范型。在其Shuffle阶段时,计算节点间需要相互交换大量中间结果,从而导致高额通信负载,且随着集群规模的扩大,通信瓶颈问题也会更加严重。近年来,研究者提出了编码MapReduce框架,通过引入计算冗余,并采用计算节点对中间值进行异或编码再多播的方式,从而能够大幅降低通信负载。但现有的编码MapReduce方法主要是针对中间值字节长度相同、网络带宽同构
目的 出血转化(Hemorrhagic Transformation,HT)是缺血性脑卒中的常见严重并发症,尤其是在溶栓治疗后,显著增加卒中的致残率及死亡率。目前HT的病理机制和治疗靶点尚不清楚,临床无有效防治药物。匹诺塞林是一种天然黄酮类化合物,对脑卒中具有显著的治疗作用,目前已经作为I类抗脑缺血新药进入II期临床试验。但匹诺塞林对脑卒中后HT的发生尚未有系统研究,因此,本研究考察了匹诺塞林在脑
随着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的发展,身份验证方式也逐渐发生变革。钥匙、指纹等传统的解锁方式正逐渐被人脸识别、声纹识别、步态识别等更为智能的方式所取代。在诸多新兴的识别方式中,人脸识别方法目前取得的效果最令人满意,已经在日常生活的许多场景中有所应用。在如今这样的数字化智能时代,将人脸识别技术应用于广泛部署的智能监控设备中,已经成为保障社会安全的需要。然而,在许多场景中拍摄到的人脸并不理想,会因为拍摄距离、天
作为数据同化主流算法之一,集合卡尔曼滤波(Ensemble Kalman Filter,En KF)广泛应用于大气、海洋和陆地数据同化中。观测技术和预报模式的高速发展给集合数据同化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充分利用高分辨率观测信息和发展更完善的集合数据同化方法成为数据同化的研究热点。基于这一研究背景,论文主要针对集合数据同化相关的两个课题进行研究,并取得如下的进展和结论:(1)同化频次对集合数据
目的研究肽基精氨酸脱亚胺酶4(Peptidyl arginine deaminase 4,PAD4)的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载体对胶原诱导关节炎(collagen-induced arthritis,CIA)小鼠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牛Ⅱ型胶原建立CIA模型,实验分为空白组(DBA/Ⅰ小鼠不做任何处理)、模型组(建立CIA小鼠后没有进行其他处理
研究背景雷公藤内脂醇(TP)是一种从传统中草药雷公藤中提取的环氧二萜内酯化合物,具有较强的抗肿瘤、免疫抑制和抗炎作用,但由于其溶解度较低和毒性限制了其在临床中的应用。长期使用可导致肝肿大、肝损伤、ALT、AST升高等不良事件。因此TP的结构修饰与开发新的TP靶向给药系统十分必要。TP衍生物的涌现加深了人们对于TP各个基团功能及其参与信号通路的理解。TP发挥抗肿瘤作用有多种方式:诱导肿瘤的凋亡与自噬
近些年来随着计算机辅助技术的进步,自由曲面建筑得到了蓬勃的发展,非线性的形态成为当下的一种趋势。尽管建筑师可以借助建模软件便捷地得到自由曲面形态,但是在建筑的实际建造过程面临着许多挑战,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为曲面优化问题,即如何找到一个适合建造的曲面来近似拟合一个理想曲面,这通常意味着对曲面进行平板化重构。目前大多数实践与研究都是采用单一多边形网格来拟合曲面,但此种使用相同类型的多边形平板来满铺曲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