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遥感与地面监测数据的城市气溶胶定量反演研究——以北京为例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5479333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气溶胶是影响地表能量收支平衡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它以直接辐射强迫和间接辐射强迫两种方式影响着气候系统,同时在局地、区域乃至全球大气环境质量中也扮演着一个重要角色。本文在气溶胶卫星遥感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归纳总结出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对大气气溶胶的遥感机理进行了系统性的分析;利用地基CE318气溶胶观测数据和地面大气污染监测数据,对气溶胶在大气环境领域中的适用性进行了研究分析;根据地基激光雷达数据和气象数据确定出大气污染边界层;并基于Landsat/7 TM遥感数据和同步的地面大气环境质量监测数据,以经过完善后的DTA法和统计回归为主要研究方法,探讨了北京示范区的气溶胶和主要大气污染物(PMlO、SO<,2>)的空间分布。 本文用地面太阳光度计观测数据和大气环境监测数据相结合的方法,应用统计回归方式计算,肯定了气溶胶光学厚度可以在大气环境领域中应用,能够指示大气污染。利用这些数据统计分析了北京地区的气溶胶光学厚度和大气污染之间的对应关系和季节变化特点,并对季节变化特征予以详细的分析。发现用AOT表征大气污染时,表征方法和精度对于不同的污染物,在不同的季节有所差异。用气溶胶光学厚度来描述大气污染指标时,PMlO的描述关系最为简单,受季节影响不大,相关性都保持在0.7附近,属于高度正相关。对NO<,2>的描述,受季节影响明显,冬季具有极高相关性,春季和秋季具有高的相关性,夏季具有一般相关性。对SO<,2>的描述最为复杂,受季节影响最为明显,除了冬季与气溶胶光学厚度有高度相关关系外,其余季节相关性都不高。 本文利用AML-1车载测污激光雷达资料和气象廓线探空数据,建立了二者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了北京冬季大气污染边界层的厚度。这为后面是否可以将卫星遥感反演的AOT和PMlO等污染物关联起来,构建二者之间的统计经验模型的思路奠定了基础。因为气溶胶主要集中在近地层的结论有时候是不成立的,论文给出了一个污染个例,来对这种情况作了进一步的论述。 本文以北京为示范区,利用Landsat/7 TM卫星数据,定量反演了气溶胶光学厚度的空间分布。提出了最佳距离指数的确定方式,完善和发展了DTA方法。补充了对“洁净日”影像进行云检测和大气校正的过程,减小了方法适用的局限性限制,增加了参考影像的“洁净”程度,减少了大气对“参考日”影像的影响,使地表反射率更接近“真实”地表反射率,最终增加了反演精度。通过对北京地区的AOT反演结果与NASA的10Km空间分辨率的MODo4 Level2的气溶胶光学厚度产品进行了比较,发现反演结果有很好的精度,二者之间的相关性达到了0.83。利用先前得到的边界层高度和卫星反演得到的气溶胶光学厚度,首次将卫星反演得到的AOT归并到污染边界层内,得到了边界层高度范围内的气溶胶光学厚度,即BAOT。结合地面大气质量监测数据,对二者进行了统计回归分析比较,卫星遥感反演结果和同步的地面空气质量监测数据之间具有高度相关性,BAOT与PMlO的相关系数为O.729,与SO<,2>的为0.698。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二者之间的经验统计模型,并将其用于北京地区的局地大气污染空间分布研究。最后对北京地区气溶胶、大气污染特征和形成原因进行了分析。这些尝试首次通过卫星遥感手段获取了城市地区高空间分辨率(30m)的气溶胶空间分布特征,对分析污染物的区域性输送、城市局地气溶胶污染物的分布、变化有重要意义,研究证实气溶胶光学厚度在局地大气污染研究领域中有很好的指示效应。对北京气溶胶污染个例分析表明,城市地区气溶胶光学厚度的增加包含局地城市污染和区域性输送的双重贡献,Landsat/7TM卫星遥感反演气溶胶的结果,提供了研究大气污染,尤其是涉及污染物的局地分布、污染源等问题时的一个极有效手段。
其他文献
6月18日7点58分,大阪北部发生了6.1级地震。我在大阪的家正处于震源附近,能感觉到剧烈的摇晃,抓在手中的手机发出震灾警报,家门外也同时响起了紧急状态下才会出现的高音喇叭广播,反复呼吁各家各户不要慌张,关闭煤气电源,预防火灾。  这是我来日本二十年经历过的最大一次地震,而且就处在震源地带。不过,跟“3·11东日本大震灾”的9级地震相比,6.1级只是小儿科,就像地震专家所言:这一类地震发生在日本任
期刊
遥感技术长期追求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实现空间信息采集的自动化和处理的智能化。近年来,随着对地观测技术的发展,遥感技术可以获得低、中、高空间分辨率互补;多光谱、高光谱、超
本文以黑河流域这一我国干旱区典型的内陆河流域为研究对象,首先从制度经济学和环境经济学的视角分析了我国水资源科学管理的制度框架,然后分别从流域和行政区域两个尺度,系统探
人的生存和发展需要及其实现满足程度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出发点,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是社会发展所追求的终极目标和最高原则。当人的基本需求得到满足后,社会发展目标就转向如何提
本研究在对北京市再生水利用现状的调查基础上,选择了利用再生水灌溉约3年的大兴区北野场灌区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调研、现场测定指标与定点采样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所用再生水
土壤养分图是反映土壤养分状况的应用图件。开展土壤养分图快速制图技术研究,对于土壤养分科学管理、数字农业、精确农业的实施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更对于我国目
本文以艾比湖沿岸绿洲为研究靶区,通过对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动态过程、环境响应和生态系统分类服务价值(VES)的研究,分析了生态环境质量演变随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的演化规律及
新一年党史工作的重点是什么?如何更好地发挥以史鉴今、以史育人的作用?1月4日,省委副书记林兆枢在听取党史研究室1997年工作情况汇报后,就做好新一年的党史工作,强调了“一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原动力,没有创新高星级酒店业就没有突破性发展。高星级酒店业正面临严峻的形势与挑战,不连续创新理念首次被引入酒店业来帮助摆脱目前困境。通过对不连续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