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对辽宁省某地铀矿化的围岩蚀变在不同钻孔和不同深度进行系统采样,磨制光片、薄片并结合手标本,进行认真观察、研究,并采用扫描电镜化学分析加以印证,旨在查明与辽宁省某地铀矿化有关的围岩蚀变特征,以新的视角重新审视辽宁省某地铀矿化与围岩蚀变的关系,挖掘与铀成矿有关的围岩蚀变找矿信息,以便能够有效、及时地指导辽宁省某地铀矿的找矿勘查工作。通过大量研究,对围岩蚀变的种类和围岩蚀变的时空分布规律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对该铀矿化有关的围岩蚀变类型、组合、范围、期次、发育程度进行了较详细的研究,最后阐述了铀矿化与围岩蚀变的关系。研究区内围岩蚀变种类较多,有水云母化、黄铁矿化、绿泥石化、赤铁矿化、钠黝帘石化、碳酸盐化、硅化等。其中水云母化主要由斜长石蚀变而成,绿泥石化主要由黑云母蚀变而成。水云母化应早于铀成矿期,为铀成矿提供了较好的环境,绿泥石化和赤铁矿化为成矿期蚀变。蚀变在时间上分为三个阶段:①成矿前期:硅化-水云母化-黄铁矿化-钠黝帘石化;②成矿期:绿泥石化-赤铁矿化;③成矿后期:硅化-碳酸盐化-褐铁矿化。蚀变在空间上由上到下分为水云母化带、水云母-绿泥石化带、水云母-绿泥石-赤铁矿化带,其中绿泥石化叠加在水云母化之上,而赤铁矿化叠加在绿泥石化和水云母化之上。水平分带由矿体至围岩蚀变顺序为赤铁矿化、绿泥石化、水云母化,两侧呈对称分布。研究区与铀矿化关系密切的有:绿泥石化、赤铁矿化、水云母化。富矿主要与赤铁矿化、绿泥石化等密切相关,其中构造裂隙中充填的绿泥石集合体与铀矿化关系明显。赤铁矿化分为棕褐色赤铁矿化和砖红色赤铁矿化两种类型。棕褐色赤铁矿化镜下发现大片的绿泥石蚀变,棕褐色铁矿化与绿泥石化叠加在一起对铀矿化作用非常显著。且围岩蚀变强度越大、种类越多、叠加越多,铀矿化越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