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科技成果转化不断涌现,企业为了解决研发创新中的资金问题,获得长久利益,必须充分利用知识产权价值,而利用知识产权获取经济价值最直接的方法就是使之融入到生产之中,促使无形资产的“实物化”。知识产权融资是利用知识产权获取经济价值的渠道之一,知识产权融资为企业提供了新的融资途径,在我国有极大的发展空间。正确识别知识产权融资能力的构成要素,可以准确衡量企业知识产权融资能力大小,促进企业制定科学规范的知识产权融资制度。企业经营的目的是为了获取经济效益,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是不同企业追求的共同目标。因此,通过研究知识产权融资能力构成要素对企业经济效益的影响,可以促进企业把知识产权融资决策的目标与经济效益联系起来。本文在现有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现有知识产权融资相关的公共政策中对融资条件的规定为依据,初步识别了构成知识产权融资能力三个要素,分别为知识产权特征、知识产权所有者特征以及市场及经济环境。其次,通过理论分析,结合相关例子,提出构成知识产权融资能力的三个要素知识产权特征、知识产权所有者特征、市场及经济环境分别对企业经济效益具有正向影响的三个假设。然后,以2010-2013年生物医药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企业,就知识产权融资能力构成要素对企业经济效益的影响建立三个模型,运用应用统计软件(SPSS19.0),通过对数据的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来验证模型与假设。实证部分的结论为生物医药上市企业知识产权融资能力构成要素知识产权特征、知识产权所有者特征、市场及经济环境都对企业经济效益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因此理论部分的假设成立。最后,本文总结主要研究结论,并对企业通过提高知识产权融资能力提升经济效益提出了一些建议与对策,希望可以从实践上为我国企业发展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