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头鹰的孩子》中华裔少女的文化身份建构

来源 :宁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tcx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猫头鹰的孩子》(Child of the Owl)是美国华裔作家叶祥添(Laurence M. Yep)受上世纪美国民权运动影响而创造的作品。故事围绕着一名华裔少女展开,讲述了主人公凯西来到唐人街了解中国文化后,逐渐接受中国文化和改变自己的过程。本研究旨在运用斯图亚特·霍尔的文化身份理论,阐述凯西从缺乏身份意识到认同华裔身份的过程,探索多元文化背景下华裔美国人身份的流动性建构。本研究认为,霍尔的文化身份理论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文化身份是基于共同起源、历史过去和文化代码的意义架构;第二,必须在承认文化共性的基础上全面理解身份的差异性和多样性,将身份建构看成主观表达与建构的流动性过程。因此,对于生活在美国主流文化圈的华人来说,无论是接受机构同化的美国文化身份,还是抵制同化的传统文化身份,两种身份观不仅造成了不同华人群体间的歧视和隔阂,也限制压迫了个体本身的主观能动性和差异性,皆不利于华裔少年的身份探索。叶祥添笔下的凯西也曾陷入单一身份的认同困境。自小在美国文化环境中长大的她起初与所在地区的华人格格不入,并对自己文化身份产生了疑问和困惑。然而,婆婆和其他华人的关爱使她逐渐走出“依恋焦虑”,慢慢地理解华人的性格特点,并通过认知中国的烹饪、电影、中文名以及宗教历史等文化元素,弥补自身的“中国性”。最终凯西走出困惑,对自己的身份认识更趋理性,让中国文化和美国文化在自己身上得到有机结合。另一方面,始终贯穿文中的猫头鹰神话也是凯西多重文化身份建构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力量。叶祥添改写创造的神话不仅传递了中国文化价值观和伦理观,批判了当时的种族歧视观念,同时把一种积极的情感力量传递给正经历自我认同期的凯西。叶祥添独特的华裔文化身份观念也因此在神话叙述中得以呈现。华裔后代是美国文化和中国文化交融后产生的群体,他们身份在形成过程中不仅受国籍、种族的影响,而且还会随着文化环境的变化自我整合,逐步形成一种动态、流动的文化认同观。通过研究华裔少女身份建构的故事,本文认为,流动的文化身份不仅有助于华裔在自我探索的过程中包容多元文化、消除群体间的偏见,而且能够引导他们重新审视中国文化的独特内涵,为建立失落在美国主流文化的华裔文化身份提供了一种有效策略。
其他文献
在分析目前潞安矿区锚索支护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介绍了对锚索支护机理的新认识;论述了高强度锚索支护参数的选取,确定了锚索预应力、直径、强度与长度的取值范围,以及合理的布
在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被重塑的时代背景下,有学者们提出了市场优先原则,该原则是谦抑干预理念在经济法基本原则领域的映射,具体包括市场基础原则、国家干预与市场失灵相适应原则、
报纸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江丰(中央美术学院原院长):董希文同志在油画艺术上的一个最显著的特色,那就是他运用了中国绘画的若干表现方法,使得他的油画具有本民族的风格,这也是作品受观众欢迎的原因之
青年律师的成长过程既反映着律师业规范和发展的历程,也是律师个人职业素质的积累过程,其个人素质是专业知识+执业技能+办案经验+人脉资源等等的总和,一名青年律师要从
会议
国际价值理论是马克思对国际贸易分工理论的重要贡献。国际价值理论反映了生产力发展的一般规律,同时对揭示当代国际生产关系本质有重要指导意义。国际价值理论内含的互惠互利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2月-2016年1月接受胺碘酮治疗的快速性心率失常患者67例,根据不同的给药方式将67例患者分为常规组(32例)和胺碘酮组(35例)。常规组给予止痛、吸氧等常规治疗
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苏州园林以其精湛的艺术造诣闻名全国,乃至香飘世界。园林昔日的主人在传统思想的影响下,造园、造景必定深思熟虑,使景中有文,还寄寓心志于景
采用原位电阻测试、显微硬度测试、准静态拉伸试验、TEM等手段,以6063挤压型材为研究对象研究了Al-Mg-Si铝合金时效过程中强化相的析出行为。结果表明:6063型材在175℃时效8
词汇作为最活跃、最敏感的建筑材料,在一门语言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在一定程度上,词汇承载着一个民族对于事物的认知、思考以及联想。颜色词,作为词汇中一个特殊的群体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