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尖水利枢纽底板混凝土温度裂缝控制技术研究

来源 :扬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ngpengf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锡江尖水利枢纽工程包括排涝泵站和节制闸,泵站设计流量为60m3/s,节制闸为3孔,单孔净宽25m。节制闸底板尺寸为38×26×2.5m,属大体积混凝土,为防止底板混凝土产生温度裂缝,原设计底板设置两道后浇带,施工中考虑到后浇带施工复杂且工期较长,采取取消后浇带整体浇筑施工技术。   混凝土结构温度裂缝属于非荷载裂缝,主要是由于温度变形(水泥水化热、气温变化等)和收缩变形(塑性收缩、干燥收缩)引起的,由于这些变形受到约束引起的应力超过了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导致裂缝的发生。   本论文围绕江尖水利枢纽节制闸底板取消后浇带裂缝控制技术研究,介绍了国内外混凝土温度裂缝研究概况和方法;阐述了混凝土温度裂缝的特点、产生原因、温度变化过程和温度应力的发展、预防裂缝的措施;研究了混凝土温度场、温度应力的计算理论,具体介绍了混凝土的热学性能,包括水泥水化热、绝热升温和非稳定温度场的平衡方程;采用叶琳昌法、王铁梦法、有限元法预测混凝土温度收缩应力,对无锡江尖枢纽节制闸底板温度场和温度应力进行仿真分析,为底板施工方案的制定提供理论基础。   江尖节制闸底板取消后浇带、在原后浇带部位设置膨胀加强带、增加面层配筋,成功地进行了底板整体浇筑。   本论文的研究成果“取消后浇带、设置膨胀加强带”能为类似大体积混凝土底板施工期间温度裂缝控制积累经验、提供有效参考。  
其他文献
泵站布置形式按照进水方式不同可分为正向进水和侧向进水两种,通常泵站的进水形式应优先考虑正向进水,但由于地形条件等客观因素的限制,一些泵站不得不采用侧向进水形式,泵站
由于自然条件的改变及人类活动的影响,黄河上游内蒙古河段淤积严重,河槽萎缩,河底抬高。近期该河段凌汛期洪灾风险不断加大,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威胁。鉴于小浪底水
海源阁是运河沿岸的一颗璀璨明珠,其主人杨以增为江南河道总督,而杨氏收藏善本的高峰时期恰在其任河督的七年里,在海源阁所藏二百多种宋元善本中,最为令人称道的是镇阁之宝——十
球盖蕨科(Peranemaceae)是秦仁昌1940年提出的,但在1954年他又将其并入了岩蕨科(Woodsiaceae),至1978年正式建立了球盖蕨科,该科包括3属:柄盖蕨属(Peranema D.Don),红腺蕨属(Diacal
弯曲河流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在自然情况下,平原河流、河网及滨湖河流中常出现多弯相连的情况。水在流动的时候受边界条件影响很大。弯道水流是工程实际中经常碰到的一种水流
水工混凝土由于长期或周期性与水接触,不可避免的会受到环境水的作用。在气候恶劣的盐渍湖海地区,水工混凝土受到冻融破坏和硫酸盐侵蚀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这两种因素共同作用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