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戴维·洛奇(1935-)是英国当代著名的天主教小说家和文学评论家,著作颇丰,主要表现在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两个领域。国内外对洛奇的研究时间相差不大,都始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对洛奇的小说创作模式研究是国内洛奇研究的一个显著特点,即对其小说创作模式中的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和反现代主义的研究,而对洛奇小说中占半数的宗教小说研究为数不多,对洛奇小说中表现出的宗教观的变化研究稍显阙如。洛奇天主教小说可以按时间分成前期、中期和后期三个阶段。本文以洛奇不同时期的三部宗教小说作品为研究对象,即《大英博物馆在倒塌》(1965)、《你能走多远》(1980)和《天堂消息》(1991),探寻洛奇宗教观的变化发展轨迹。沿着这一轨迹,我们可以看到洛奇在前期对天主教的怀疑,在中期对天主教批判以及在后期对天主教的反思和力图寻求的出路。本文共分四章。第一章引言部分对洛奇的生平创作、国内国外的洛奇研究进行了概述,对洛奇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第二章着重介绍了第二次梵蒂冈会议后的宗教背景,特别论述了天主教中关于性和死亡的问题。第三章是本文的重点部分。该部分围绕天主教徒的信仰危机、性爱窘困及死亡恐惧三个主题,对三个文本进行了详细分析。《大英博物馆在倒塌》中的亚当夫妇、《你能走多远》中的一群天主教徒和《天堂消息》中的伯纳德分别以夫妻、群像、个体的形式表现了动荡不安的二十世纪人们对天主教教义的质疑与批判,对天主教改革的探索与思考,对天主教教义中人文主义价值的认同与回归。这一轨迹也表现了作为小说家的洛奇对宗教信仰问题的重新思考,即把人文主义作为一种信仰带给困惑迷惘的天主教教徒安慰与希望。第四章结语部分重申了洛奇对其小说中体现的宗教观及发展变化所做思考的重要性。论文指出,洛奇为天主教教徒们寻求的人文主义之路既是作者痛苦的人生思考和探索的结果,也是顺应时代发展之路。